低血压治疗分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体质性和老年人低血压的相应调整、体位性低血压的特殊调整及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症状明显时谨慎使用;饮食注意适宜食物有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物,不宜食物有过食生冷及高钠食物摄入需适量。
一、低血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体质性低血压,体质较弱者应加强营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对于老年人低血压,要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从卧位突然站起时动作应缓慢,因为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较差,突然体位改变易导致血压骤降,引发头晕等不适。
对于体位性低血压,除了缓慢改变体位外,还可通过穿弹力袜等方式,帮助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升高血压。
2.病因治疗
如果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低血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引起血压偏低等一系列症状,通过补充甲状腺素等治疗原发病后,低血压情况可能会改善。对于由慢性营养不良引起的低血压,需纠正营养不良状况,改善身体的营养状态以提升血压。
(二)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明显的低血压患者,在必要时可使用药物提升血压。如氟氢可的松,它可以通过作用于肾脏,促进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等指标,因为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不过药物治疗应谨慎使用,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只有在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才考虑药物干预。
二、低血压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适宜食物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瘦肉:如牛肉、猪肉等,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入足够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改善体质性低血压有一定帮助。例如,成年人每天可适量摄入100-150克瘦肉。
鱼类:像鲫鱼、鲤鱼等,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对于各类人群的低血压患者,适当食用鱼类可以补充营养,提升身体的营养状况。一般每周可食用2-3次鱼类,每次摄入量在100克左右。
蛋类:鸡蛋、鸭蛋等,蛋类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对于老年人低血压患者,适量食用鸡蛋等蛋类可以补充营养,但要注意胆固醇的摄入量,一般每天1个鸡蛋较为适宜。
2.富含铁的食物
动物肝脏: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是铁的良好来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参与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导致贫血,而贫血可能会加重低血压症状。例如,每周可食用1-2次动物肝脏,每次摄入量在50克左右,但要注意动物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不宜过量食用。
红色肉类:除了瘦肉外,红色肉类如羊肉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铁,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铁元素,改善因缺铁可能导致的低血压相关情况。
3.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西兰花等。橙子、苹果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等,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菠菜、西兰花等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从而有助于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或改善低血压状况。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00克水果。
(二)不宜食物
1.过食生冷食物
对于体质虚寒的低血压患者,应避免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可能加重低血压症状。例如,体质虚寒的人群在夏季也应尽量减少食用过多的冰镇食物。
2.高钠食物摄入需适量
虽然钠有助于升高血压,但高钠食物也不宜过量食用。像咸菜、腌制品等,这类食物含钠量较高,过量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长期大量食用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等其他健康问题。对于低血压患者,可适当摄入含钠食物来升高血压,但要注意控制量,一般每天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