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经指女性年满14岁无月经来潮或年满16岁第二性征发育但无月经来潮,常见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下丘脑性原因,对应检查不同,处理原则因病因而异,青春期女性及伴有其他疾病女性有特殊注意事项,需明确病因后个体化治疗。
一、明确原发性闭经的定义
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满14岁尚无月经来潮,或年满16岁虽第二性征已发育但仍无月经来潮的现象。
二、常见原因及对应检查
(一)子宫性原因
病因:先天性无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如始基子宫等)或子宫内膜损伤(如多次刮宫导致宫腔粘连等)。
检查:通过妇科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形态、大小等情况,宫腔镜检查能直接查看宫腔内状况,明确是否存在宫腔粘连等问题。对于青春期女性,若怀疑子宫性原因导致闭经,需综合超声及宫腔镜等检查来判断。
(二)卵巢性原因
病因: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如Turner综合征,染色体核型常为45,XO)、卵巢功能早衰等。Turner综合征除闭经外,常伴有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不全等表现;卵巢功能早衰多发生在40岁以前,与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
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可发现卵巢性原因导致闭经时,雌激素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升高(如Turner综合征患者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显著升高);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诊断Turner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抗苗勒管激素检测有助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三)垂体性原因
病因:垂体肿瘤、垂体梗死等。垂体肿瘤可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闭经;垂体梗死(如席汉综合征,多因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缺血坏死)也会引起垂体功能减退,出现闭经等症状。
检查:垂体磁共振成像(MRI)可发现垂体肿瘤等病变;垂体功能相关的激素检测,如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等水平测定,有助于判断垂体功能状态。
(四)下丘脑性原因
病因:精神应激(如突然的精神打击、过度紧张等)、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运动性闭经、药物等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从而导致闭经;过度节食引起体重过低,会使下丘脑功能紊乱,出现闭经;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等)也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检查: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用药史等,必要时可进行GnRH刺激试验来评估下丘脑-垂体的功能。
三、处理原则
(一)子宫性闭经
对于先天性无子宫等情况,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宫腔粘连者,可在宫腔镜下进行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次粘连,并给予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二)卵巢性闭经
Turner综合征患者可在青春期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和身高增长,但需长期治疗;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模拟正常月经周期,缓解低雌激素症状,同时需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三)垂体性闭经
垂体肿瘤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等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席汉综合征患者主要是补充缺乏的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等,维持体内激素平衡。
(四)下丘脑性闭经
精神应激导致的闭经,需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精神压力;神经性厌食引起的闭经,需调整饮食,恢复正常体重,一般体重恢复到正常范围后月经可逐渐恢复;运动性闭经者需适当调整运动量;药物引起的闭经,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出现原发性闭经时,家长应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此阶段女性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闭经可能影响第二性征发育及未来生育等问题,需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闭经带来心理压力。
(二)伴有其他疾病的女性
若患者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治疗原发性闭经时需综合考虑,治疗原发性闭经的药物或方法可能需要调整,以避免与其他疾病的治疗产生不良相互作用。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若同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叠加。
总之,原发性闭经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