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起水疱的常见原因有烫伤或晒伤、接触性皮炎、病毒感染性疾病、大疱性皮肤病等,不同原因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伴随发热、瘙痒等症状可帮助判断相关疾病,儿童和成年人就医需注意相应事项,处理时要避免刺激并观察病情变化。
一、常见原因
(一)烫伤或晒伤
年龄因素:儿童由于好奇心强且自我保护能力弱,更易发生烫伤,比如接触热水、热的物体等;成年人若工作中接触高温环境或进行户外活动时未做好防晒,也可能出现晒伤。
生活方式:生活中接触高温物品操作不当易烫伤,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且未采取防护措施易晒伤。
烫伤:皮肤接触高温物体后,局部组织受损,细胞受损破裂,组织液渗出形成水疱。一般浅Ⅱ度烫伤时水疱较常见,水疱壁薄,基底潮红、湿润、疼痛明显。
晒伤:强烈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发生急性光毒性反应,表皮细胞水肿、变性,形成水疱,常出现在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臂等,水疱大小不一,伴有红肿、疼痛。
(二)接触性皮炎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可能因接触某些玩具材料等发病,成年人因工作接触化工原料、化妆品等更易患病。
生活方式: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后发病,如使用新的化妆品、接触某些植物等。
原理:皮肤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表皮内液体聚集形成水疱。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边界清楚,瘙痒或灼痛。
(三)病毒感染性疾病
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感染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成年人也可发病。
生活方式:与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等可能感染。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周围、鼻孔周围等,初起为红斑,很快出现簇集性小水疱,水疱易破溃、糜烂、结痂。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多见于儿童,发病前常有发热等前驱症状,然后全身出现斑疹、丘疹、水疱,水疱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伴有瘙痒。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多见于成年人,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的水疱,呈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四)大疱性皮肤病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如天疱疮可见于成年人,儿童也有罕见类型。
生活方式: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天疱疮:是一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皮肤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水疱易破溃形成糜烂面,可累及全身皮肤黏膜。
类天疱疮:也是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水疱紧张,不易破溃,多见于躯干、四肢。
二、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判断
(一)伴有发热
儿童:若皮肤起水疱同时伴有发热,可能是水痘、手足口病等。手足口病多见于儿童,除了手、足、口腔出现水疱外,可伴有发热,病情严重程度因病毒型别而异。
成年人:带状疱疹发病前部分患者可先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然后出现皮疹。
(二)伴有瘙痒
接触性皮炎:多有明显瘙痒,接触部位瘙痒明显,搔抓后症状可能加重。
湿疹:也可出现皮肤水疱,伴有剧烈瘙痒,皮疹多形性,对称分布。
(三)水疱特点
水疱大小:烫伤或晒伤的水疱大小不一;单纯疱疹的水疱一般较小;天疱疮的水疱可较大。
水疱位置:接触性皮炎的水疱多在接触部位;带状疱疹的水疱沿神经走行分布。
三、就医建议
(一)儿童患者
注意事项:儿童皮肤起水疱需谨慎对待,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避免儿童搔抓水疱,防止继发感染。及时带儿童就医,医生会根据水疱情况、伴随症状等进行详细检查,如病毒检测等,以明确病因。
(二)成年人患者
注意事项:成年人若皮肤起水疱,应注意记录水疱出现的时间、发展情况、伴随症状等。避免自行挤压水疱,防止感染扩散。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皮肤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四、处理原则(非治疗性内容,仅说明观察与初步处理)
(一)避免刺激
无论年龄:要避免搔抓水疱,防止水疱破裂继发感染。如果是烫伤引起的水疱,较小的水疱可暂不处理,较大的水疱或水疱已破溃,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接触污染物。
(二)观察病情变化
无论年龄:密切观察水疱的变化,如大小、数量、周围皮肤情况、有无新水疱出现、伴随症状有无加重等,以便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