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全脸术前要评估身体状况,控制基础疾病,女性避经期,术前一周停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戒烟酒,保持良好心态沟通;术中需配合医生保持身体稳定;术后要护理伤口、管理肿胀疼痛、注意体位、清淡饮食,了解脂肪吸收情况,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老年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
身体状况评估:手术前需确保身体健康,无严重器官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将病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恢复。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时进行手术,术中出血风险会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术后感染的概率可能升高。女性要避开月经期,因为经期身体凝血功能相对较差,手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风险会增加。
生活方式调整:术前一周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类药物会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同时,术前不要吸烟,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功能,不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一般建议术前至少戒烟一周;也不要饮酒,饮酒会加速血液循环,可能导致术中出血增多。
心理准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了解自体脂肪填充全脸的过程、可能的效果及存在的风险等。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让医生了解自己的期望和顾虑,以确保双方对手术有一致的预期。
术中注意事项
配合医生操作:术中要严格配合医生的指令,保持身体的稳定,不要随意转动头部或身体,以免影响手术的精准度。因为医生需要精确地将脂肪填充到预定的部位,如果患者身体晃动,可能导致脂肪注射的位置不准确,影响填充效果。
术后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术后填充部位会有微小伤口,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对伤口进行消毒等处理。一般在术后几天内可能会有少量渗出液,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渗出物增多且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肿胀与疼痛管理:术后填充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疼痛,这是正常的炎症反应。一般肿胀在术后1-2天较为明显,然后逐渐消退,多数在1-2周左右基本消退,疼痛也会逐渐减轻。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进行冷敷(术后72小时内)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72小时后可适当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但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应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体位要求:术后要注意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填充部位。例如,睡眠时尽量采用仰卧位,不要侧睡压迫脸部填充区域,防止脂肪移位,影响填充效果。一般在术后1个月内都要注意避免外力碰撞填充部位。
饮食注意:术后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肿胀和炎症反应。同时,要避免食用海鲜、牛羊肉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身体恢复提供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脂肪吸收与再次填充:自体脂肪填充后存在一定的脂肪吸收情况,一般在术后3-6个月脂肪存活相对稳定。如果对填充效果不满意,想要进行再次填充,应在医生评估后,间隔一定的时间(一般建议3-6个月)再进行,因为过早再次填充可能会增加感染等风险,且不利于观察第一次填充后的最终效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不建议进行自体脂肪填充全脸手术,因为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手术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血液循环状态等都与非孕期不同,手术中的创伤和术后的恢复情况都难以预测,可能会影响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也不适合进行自体脂肪填充全脸手术,因为哺乳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来分泌乳汁,手术可能会影响营养的正常供应,而且术后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辅助恢复,这些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产生未知的影响。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术后恢复能力较弱。在术前要更加严格地评估身体状况,如心脑血管功能等。术后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和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老年人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同时,老年人群的脂肪质量可能不如年轻人,脂肪的存活率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医生在手术操作和术后随访时都需要更加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