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症是因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致对高雌激素状态过度反应,分单纯性、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等,通过病史采集、妇科检查、超声、诊断性刮宫诊断,根据患者情况治疗,单纯性增生预后较好,复杂性增生有复发及癌变风险,不典型增生预后相对差。
一、定义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所导致的妇科疾病,是子宫内膜对机体高雌激素状态的一种过度反应。其发生与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有关。
二、分类
1.单纯性增生:
腺体数量增加,腺上皮细胞的形态正常,没有细胞异型性。一般认为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低,但也需要密切监测。常见于年轻女性,可能与长期不排卵等因素有关,比如一些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由于排卵障碍,长期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而容易出现单纯性增生。
2.复杂性增生:
腺体增生明显,结构复杂,腺体之间的间质减少,但腺上皮细胞没有异型性。其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于单纯性增生,不过相较于不典型增生还是较低。同样可能与长期雌激素刺激相关,在有长期无排卵情况的女性中较为常见。
3.不典型增生:
腺体增生显著,细胞具有异型性,细胞核增大、深染,染色质增多,核浆比例增大等。这是癌前病变,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其发生除了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外,还可能与一些遗传因素等相关,比如存在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不典型增生。
三、临床表现
1.异常子宫出血:
是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表现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可能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的改变,如月经稀发或者闭经后大量阴道出血;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则多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
2.其他:
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是在体检或者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另外,长期的子宫内膜增生可能会影响生育,比如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长期无排卵的情况,如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还有是否有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情况。
2.妇科检查:
一般妇科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需要检查子宫的大小、形态等,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病变。
3.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等。例如,单纯性增生的患者可能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均匀;复杂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子宫内膜可能也会增厚,但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回声表现。
4.诊断性刮宫:
通过刮宫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其类型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腺体和间质的增生情况以及有无细胞异型性等。
五、治疗原则
1.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
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单纯性增生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可以先观察,调整生活方式,如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必要时使用药物诱导排卵,促进正常的月经周期恢复,使子宫内膜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分泌期改变,从而逆转增生。
复杂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的年轻患者,如果有生育需求,需要在密切监测下进行治疗。一般可以先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孕激素类药物,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改变,然后定期进行刮宫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如果药物治疗有效且有生育机会,可以尝试受孕,但受孕后需要密切随访。
对于无生育需求的绝经后女性:
单纯性增生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定期随访;如果有出血等症状,可以考虑子宫切除手术。复杂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无生育需求的绝经后女性,一般建议行子宫切除术,因为这类患者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
六、预后
1.单纯性增生:
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去除病因,如纠正无排卵等情况,预后较好,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低。但如果持续存在无排卵等情况,可能会再次出现增生。
2.复杂性增生: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以逆转,但有一定的复发率和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需要长期随访。
3.不典型增生:
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无生育需求的绝经后女性,子宫切除术后需要根据病理分期等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如放疗等。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如果妊娠,需要密切随访,因为产后仍有复发及进展为癌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