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病因包括石棉暴露(石棉纤维可刺激间皮细胞致其基因突变增殖)及其他潜在因素(遗传因素中特定基因突变更易致间皮细胞肿瘤性转化,病毒感染与该病关系待进一步证实);症状有腹部相关的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全身的消瘦、乏力、发热,还有消化道症状及压迫肠道等的压迫症状。
一、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病因
(一)石棉暴露
相关机制:石棉纤维被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长期接触石棉的人群,石棉纤维可通过吸入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进而累及腹膜等部位引发间皮瘤。有研究表明,职业性接触石棉的工人,如石棉矿开采、加工等行业的从业者,患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石棉纤维的物理特性使其容易在腹膜部位沉积,持续刺激间皮细胞,导致细胞的基因突变和异常增殖,最终引发肿瘤。
年龄与性别因素:对于接触石棉的人群,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对石棉暴露的易感性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年龄或性别是石棉暴露后患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的决定性因素,只是在整体人群中,接触石棉的职业暴露人群都需要关注该疾病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个体有长期的石棉相关职业暴露史,属于高危生活方式人群,需要加强健康监测。而非职业性接触石棉的情况相对较少,比如偶尔接触含有石棉的建筑材料等,但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病史因素:既往没有特殊的与间皮瘤直接相关的基础病史,但长期石棉暴露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二)其他潜在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可能与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的发生有关。例如,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可能增加间皮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的概率。但目前相关的特定遗传突变位点尚未完全明确,且遗传因素在该疾病病因中所占比重相对石棉暴露等因素较小。
病毒感染:有研究探索病毒感染与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的关系,部分病毒如SV40病毒等被发现可能与间皮瘤的发生存在关联,但这方面的证据还需要进一步大量的研究来证实,其具体机制也尚未完全清晰。
二、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症状
(一)腹部相关症状
腹胀:是较为常见的症状。由于肿瘤在腹膜部位生长,导致腹膜腔出现积液(腹水),同时肿瘤本身也会占据腹腔空间,引起腹胀感。随着病情进展,腹胀可能逐渐加重,患者会感觉腹部膨隆,活动受限。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腹胀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忽视早期腹胀症状,因为可能会与一些妇科常见疾病的症状相混淆。
腹痛:多数患者会出现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钝痛,也可能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肿瘤侵犯腹膜及周围组织、刺激腹膜神经等是引起腹痛的主要原因。如果肿瘤发生破裂或出血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剧烈腹痛。在年龄方面,儿童患该疾病极为罕见,若发生则腹痛表现可能更需警惕,而成年患者腹痛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肿块的大小、质地等因肿瘤的生长情况而异。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触诊可发现腹部有异常的包块。对于女性患者,需要与妇科常见的卵巢肿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二)全身症状
消瘦:由于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消耗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可能因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原因导致摄入营养不足,从而出现消瘦的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消瘦速度可能不同,一般来说,成年患者如果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需排查是否存在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等严重疾病。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体力下降。这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多为低热,少数可为高热。发热的原因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起的吸收热,或合并感染等有关。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需要进一步鉴别是肿瘤本身引起还是合并了其他感染性疾病。
(三)其他相关症状
消化道症状: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与肿瘤引起的腹胀、腹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肿瘤释放的一些物质影响消化道功能等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消化道症状的表现相似,但儿童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时更需谨慎排查罕见疾病。
压迫症状:如果肿瘤压迫肠道等周围组织,可能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等症状。例如,压迫肠道可导致便秘或腹泻等排便习惯的异常,严重时可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