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高压电击后危险期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1-3天内心血管系统可能受影响出现心律失常等,神经系统可能有脑水肿等情况;中期3-7天左右脏器功能可能进一步损伤如肾脏、肺部,且感染风险增加;后期1周以上主要观察组织修复及迟发并发症,危险期从数天到数周不等,整个观察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特殊人群需更精心监测护理。
一、早期(1-3天内)
1.心血管系统影响
高压电击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在电击后的短时间内,心肌细胞可能受到电流的直接作用而出现电生理紊乱。例如,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这在电击后1-3天内是危险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心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电击的耐受性更差,心血管系统受到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
同时,电击还可能引起血管的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循环血量的变化。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本身就有冠心病的人群,电击后的心肌损伤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在早期1-3天内容易出现病情的急剧变化。
2.神经系统影响
电击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可能出现脑水肿等情况。脑水肿在电击后1-3天内可能会进行性加重,从而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果是儿童,由于其颅骨弹性相对较好,脑水肿可能更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且儿童的神经系统对缺血缺氧更为敏感,所以在早期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瞳孔等变化来判断脑水肿的情况。周围神经系统可能出现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等,也会在早期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但这些症状可能在早期不太容易被立即察觉,需要通过神经系统检查等手段进行监测。
对于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既往有癫痫病史的人,电击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在早期1-3天内癫痫发作的风险较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等,防止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
二、中期(3-7天左右)
1.脏器功能进一步损伤
电击对肾脏也可能造成损伤,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在电击后的中期,由于前期的应激反应等因素,肾脏的损伤可能逐渐显现。例如,可能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这是因为电流导致肾血管痉挛、肾小管损伤等。对于老年人,本身肾功能储备较差,电击后更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
肺部也可能受到影响,电击可能引起吸入性损伤或者导致肺部的炎症反应等。在中期,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并发症。如果患者在电击后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呼吸支持,中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电击后肺部的炎症反应可能更严重,呼吸功能恶化的风险更高。
2.感染风险增加
电击伤局部的创面在中期容易发生感染。由于电击伤局部组织损伤较为严重,坏死组织等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如果创面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在中期可能出现创面感染,进而引起全身感染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对于儿童,其免疫力相对较低,电击伤创面感染的风险更高,需要加强创面的护理,密切观察创面的情况,如有无红肿、渗液等。
三、后期(1周以上)
1.组织修复与并发症观察
在后期,主要是观察电击伤局部组织的修复情况以及是否出现迟发的并发症。例如,电击伤局部可能出现坏死组织的脱落、创面的愈合情况等。如果创面愈合不良,可能会出现长期不愈甚至形成慢性溃疡等情况。对于一些严重的电击伤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瘢痕挛缩等问题,影响肢体的功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伤口愈合能力较差,电击伤创面的修复过程会更为缓慢,且更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护理。
同时,一些迟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在后期逐渐显现,如电击后周围神经病变等,表现为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逐渐出现异常,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评估和相应的处理。
总体而言,人被高压电击后危险期的长短差异较大,从数天到数周不等,在整个观察期间都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各脏器功能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救治。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在电击后的危险期需要更加精心的监测和护理,因为他们的身体对电击损伤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病情的恶化和复杂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