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可引发多方面表现,腹部不适有可摸到的腹部肿块及不同程度腹痛(扭转时剧痛);月经相关有月经周期改变和月经量变化;压迫相关包括压迫膀胱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致便秘等;还有内分泌相关表现(如分泌激素致内分泌紊乱)及恶变时的全身消瘦乏力等症状,不同年龄女性表现有差异。
一、腹部不适相关表现
1.腹部肿块
患者可自己摸到下腹有肿块,尤其是在晨起膀胱充盈时更易摸到。肿块的大小因囊肿的不同而有差异,小的囊肿可能如拳头大小,大的囊肿甚至可占据整个腹腔。对于育龄女性,若发现下腹部有异常肿块,需警惕卵巢囊肿的可能。例如,一些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可逐渐增大形成较大的腹部肿块。
不同年龄的女性,卵巢囊肿导致的腹部肿块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年轻女性的卵巢囊肿相对更具多样性,而绝经后女性的卵巢囊肿若为恶性的可能性相对增加,其腹部肿块的增长速度可能更快。
2.腹痛
一般来说,卵巢囊肿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隐痛或胀痛。如果囊肿发生扭转,会出现突然的剧烈腹痛,这是一种急腹症的表现。例如,卵巢畸胎瘤发生扭转时,患者会突发一侧下腹部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卵巢囊肿发生扭转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有既往卵巢囊肿病史的女性,再次发生扭转的可能性也比无病史者高。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儿童期卵巢囊肿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扭转,腹痛表现可能较为突然且严重;育龄女性腹痛可能与月经周期、怀孕等因素相关联,需要仔细鉴别。
二、月经相关表现
1.月经周期改变
卵巢囊肿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有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原本28-30天的周期可能延长到35天以上;也有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例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患者,常伴有月经周期的改变,可能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情况。
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尚不完善,卵巢囊肿对月经周期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容易出现月经不规律的情况。而围绝经期女性,本身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若合并卵巢囊肿,月经周期改变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结合激素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
2.月经量变化
部分卵巢囊肿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表现为每次月经的失血量较以往明显增加,使用的卫生巾数量明显增多。而有的患者则会出现月经量减少,月经血颜色较淡等情况。比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可能导致雌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引起月经量增多。
不同年龄的女性,月经量变化的意义不同。年轻未生育女性月经量增多可能影响生育能力,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老年女性月经量减少可能与卵巢功能衰退及卵巢囊肿的综合影响有关,需要排除恶性病变等情况。
三、压迫相关表现
1.压迫膀胱
当卵巢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会频繁地有排尿的感觉,但每次尿量不多。例如,巨大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可压迫膀胱,使患者出现明显的尿频症状。
对于孕期女性,卵巢囊肿压迫膀胱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需要考虑囊肿对妊娠过程的影响。孕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等因素,若合并卵巢囊肿,压迫膀胱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密切监测囊肿的变化以及膀胱受压的情况是否影响孕妇的正常生活。
2.压迫直肠
卵巢囊肿压迫直肠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的症状,或者有里急后重感(总是有排便不尽的感觉)。比如,卵巢囊腺瘤较大时,可压迫直肠,导致肠道蠕动受影响,出现排便异常。
对于老年女性,本身肠道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若合并卵巢囊肿压迫直肠,便秘等症状可能会加重,需要综合考虑卵巢囊肿的治疗以及肠道功能的调整。同时,要注意与肠道本身疾病导致的便秘等症状相鉴别。
四、其他表现
1.内分泌相关表现
某些卵巢囊肿会分泌激素,导致内分泌紊乱。例如,卵巢睾丸母细胞瘤可分泌雄激素,使女性出现多毛、痤疮、声音变粗等男性化表现。
青春期女性若出现卵巢囊肿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可能会影响第二性征的正常发育,需要引起重视。而对于育龄女性,内分泌紊乱可能影响排卵和受孕,需要进行相关的激素水平检测和卵巢功能评估。
2.全身症状
当卵巢囊肿发生恶变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例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晚期患者,会逐渐出现体重下降、精神萎靡、体力不支等表现。
不同年龄的患者,全身症状的出现时间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儿童期卵巢囊肿恶变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全身症状出现较快;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恶变后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