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闭经常见原因有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闭经等,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诊断,针对不同原因治疗,下丘脑性闭经消除诱因等,垂体性闭经补充激素或治疗肿瘤等,卵巢性闭经激素替代或调整生活方式等,子宫性闭经分离粘连等,激素替代治疗有相应方案,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明确闭经类型及原因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较少见,多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发育缺陷引起;继发性闭经更为常见,原因包括:
下丘脑性闭经:精神应激(如突然或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忧虑等)、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运动性闭经、药物(如长期服用避孕药等)、颅咽管瘤等。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压力下的女性,可能因下丘脑功能紊乱出现继发性闭经。
垂体性闭经:垂体梗死(如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席汉综合征)、垂体肿瘤、空蝶鞍综合征等。
卵巢性闭经:卵巢早衰(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卵巢功能性肿瘤(如睾丸母细胞瘤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肥胖等表现。
子宫性闭经:Asherman综合征(人工流产等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切除后或宫腔放射治疗后等。
二、相关检查与诊断
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如乳房发育、阴毛和腋毛分布等)、甲状腺检查等。第二性征不发育提示可能为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等问题。
实验室检查
性激素测定:包括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等。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可判断闭经是源于卵巢、垂体还是下丘脑。例如FSH升高提示卵巢功能衰竭;LH升高且LH/FSH≥2-3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催乳素(PRL)升高提示高催乳素血症等。
孕激素试验:了解子宫内膜有无受雌激素影响。方法为肌注黄体酮20mg/d,连续3-5天,或口服甲羟孕酮10mg/d,连续5天,停药后3-7天出现撤药性出血(阳性),提示子宫内膜已受一定水平雌激素影响;无撤药性出血(阴性),则应进一步做雌-孕激素序贯试验。
雌-孕激素序贯试验:适用于孕激素试验阴性的闭经患者。即口服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21天,最后10天加用孕激素,停药后3-7天出现撤药性出血为阳性,提示子宫内膜正常,可排除子宫性闭经,闭经原因可能在卵巢或垂体;无撤药性出血为阴性,则提示子宫性闭经,如Asherman综合征等。
其他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TSH、T3、T4等)、染色体检查(对于原发性闭经或有先天发育异常表现的女性)等。
三、治疗措施
针对不同原因的治疗
下丘脑性闭经:消除精神紧张等诱因,恢复正常体重(对于因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导致闭经的女性),停用相关药物等。对于有颅咽管瘤等垂体肿瘤引起的闭经,可能需要手术等治疗垂体肿瘤。
垂体性闭经:席汉综合征患者需补充相应的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垂体肿瘤则根据肿瘤性质和情况采取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等。
卵巢性闭经:卵巢早衰患者可给予激素替代治疗,以缓解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并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调节月经周期(如口服短效避孕药等)、促排卵等药物治疗。
子宫性闭经:Asherman综合征患者可在宫腔镜下分离粘连,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次粘连,并给予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激素替代治疗
对于卵巢功能减退或早衰的女性,激素替代治疗可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如使用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的方案。雌激素可以选择戊酸雌二醇等,孕激素可以选择地屈孕酮等。但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前需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排除禁忌证(如严重肝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动脉粥样硬化等)。
对于有子宫的女性,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方案;无子宫的女性可单用雌激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闭经多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有关,一般先观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多数可自行调整恢复月经。但如果闭经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需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因延误治疗影响生殖系统发育等。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闭经需重视,可能影响生育等。要尽快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避免因闭经带来的焦虑等情绪进一步影响内分泌。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出现闭经是正常的生理过渡阶段,但也需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闭经。如果出现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明显围绝经期症状,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适当的激素补充等干预措施,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