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褥疮的评估分期、一般处理(减压体位调整、创面清洁、敷料选择)、营养支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感染预防处理以及特殊人群(老人)的温馨提示,包括皮肤护理细致、关注营养状况、定期医疗评估等,以促进老人褥疮的有效处理和康复。
一、褥疮的评估与分期
1.评估方法
首先要观察褥疮的部位,常见于长期受压的骨隆突处,如骶尾部、髋部、足跟等。通过视诊和触诊来判断褥疮的情况,包括创面的大小、深度、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异味等)。
褥疮通常分为四期:
一期褥疮: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压之不褪色,这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老年人皮肤本身相对脆弱,血液循环功能较年轻人差,更容易发生一期褥疮。
二期褥疮: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形成浅表溃疡,创面呈粉红色,有渗出。
三期褥疮:全层皮肤缺损,累及皮下组织,但尚未穿透筋膜和肌肉。
四期褥疮:全层皮肤及组织缺损,包括肌肉、骨骼等,创面可深及骨面,常伴有感染和坏死组织。
二、一般处理措施
1.减压与体位调整
对于老人褥疮患者,首要的是解除压迫,定期翻身是关键。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软枕、气垫床等辅助器具来减少骨隆突处的压力。例如,使用气垫床可以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受压部位不断改变,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老年人皮肤薄,在翻身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进一步损伤皮肤。
2.创面清洁
一期褥疮:可使用50%酒精按摩局部,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避免用力过大。二期及以上褥疮需要进行创面清洁。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清除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如果创面有感染,可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碘伏等,但要注意碘伏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使用时要适量。对于感染较严重的创面,可能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3.创面保护与敷料选择
根据褥疮的分期选择合适的敷料。一期褥疮可使用水胶体敷料等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二期褥疮可使用藻酸盐敷料等吸收渗液,保护创面。三期和四期褥疮可能需要使用泡沫敷料、银离子敷料等,银离子敷料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感染创面。在选择敷料时要考虑老人的皮肤状况,如皮肤过敏情况等。
三、营养支持
1.蛋白质摄入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创面愈合。老年人应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缺乏蛋白质会影响褥疮的愈合。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摄入1-1.5克蛋白质,可根据老人的消化功能进行调整,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可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蛋白粉等,但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2.维生素摄入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对创面愈合有帮助。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老年人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如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坚果等富含维生素E。但要注意根据老人的血糖情况选择水果,对于有糖尿病的老人,要选择含糖量适中的水果,并控制摄入量。
四、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1.感染预防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创面处理。对于老人来说,要注意口腔卫生、会阴部卫生等,因为口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影响全身状况,进而影响褥疮的愈合。
2.感染处理
如果褥疮出现感染迹象,如创面周围红肿加重、渗液增多且有异味、发热等,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感染情况使用抗生素,但要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减退,使用抗生素时要谨慎选择,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对于感染创面要加强清创等处理。
五、特殊人群(老人)的温馨提示
1.皮肤护理的细致性
老人皮肤屏障功能差,在进行皮肤护理时要更加轻柔。例如,在擦拭身体时,力度要适中,避免擦伤皮肤。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及时擦干汗液,防止汗液刺激皮肤加重褥疮情况。
2.营养状况的关注
关注老人的营养摄入情况,对于食欲不佳的老人,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供应。如果老人存在吞咽困难等问题,可能需要调整饮食形式,如将食物制成糊状等,但要确保营养均衡。家属要定期监测老人的体重等营养指标,及时发现营养不足的情况并进行调整。
3.定期医疗评估
建议老人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评估,尤其是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医生可以对褥疮情况进行专业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老人,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和代谢,进而影响褥疮的愈合。例如,糖尿病老人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创面不易愈合,所以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