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内分泌失调(如排卵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结构异常(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医源性因素(如宫内节育器、药物)、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等,不同病因有其相应的发病机制及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一、内分泌失调相关病因
(一)排卵障碍
1.青春期: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尚未完全成熟,导致排卵异常,常见于初潮后2-5年内,约70%的异常子宫出血与排卵障碍相关,此时HPOA的反馈调节机制不完善,FSH(促卵泡生成素)相对不足,LH(促黄体生成素)脉冲式分泌异常,不能正常触发排卵,使得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引起异常子宫出血。
2.绝经过渡期:绝经过渡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发育不全,排卵稀少或不排卵,同样是因为卵巢内卵泡对FSH的敏感性降低,激素分泌失衡,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或增生过长,从而引发异常子宫出血。
3.生育期:生育期女性可能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疾病出现排卵障碍,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这些因素干扰HPOA的正常功能,导致排卵稀发或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影响,易发生异常子宫出血,据统计,PCOS患者中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率可高达70%-80%。
(二)其他内分泌因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HPOA的功能来调节月经。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率降低,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增多,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性腺激素,导致月经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也会干扰激素平衡,引起异常子宫出血。
二、子宫结构异常相关病因
(一)子宫肌瘤
1.发病机制: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机制可能与肌瘤使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影响子宫收缩有关;另外,肌瘤还可影响子宫静脉丛,导致子宫内膜静脉扩张、充血,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异常子宫出血表现。
2.不同年龄段影响:生育期女性子宫肌瘤较为常见,且肌瘤大小、位置等因素与出血程度相关,较大的肌壁间肌瘤或黏膜下肌瘤更容易引起明显的异常子宫出血;绝经后女性子宫肌瘤若未萎缩,也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导致出血。
(二)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带蒂或无蒂的肿物,多位于子宫腔内。息肉可导致子宫内膜表面积增大,且影响子宫收缩,使得子宫内膜血管不易闭合,从而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但生育期和围绝经期女性相对多见,息肉的大小、数量等与出血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较小的息肉可能仅有少量点滴出血,较大的息肉则可能引起较明显的异常子宫出血。
(三)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或局限性病变,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其病因主要与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等造成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关,异位的内膜组织在肌层内周期性出血,导致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影响子宫收缩,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进而出现异常子宫出血。
三、医源性因素相关病因
(一)宫内节育器(IUD)
1.作用机制:IUD作为一种长效避孕方法,其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机制可能与IUD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引起子宫收缩过强有关;同时,IUD可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点滴出血或经量增多等异常子宫出血表现。
2.不同人群影响:育龄期放置IUD的女性较为常见,一般在放置后的前3-6个月内可能出现适应期的异常子宫出血,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可逐渐缓解,但也有部分女性会持续存在异常子宫出血的情况,且不同类型的IUD引起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二)药物
1.避孕药:短效避孕药若服用方法不正确,如漏服等,可引起撤退性出血,导致异常子宫出血;长期服用避孕药还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干扰正常的月经周期,引起月经紊乱、经量改变等异常子宫出血表现。
2.抗凝血药物:长期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的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子宫出血倾向,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尤其是本身有子宫相关病变或处于月经周期的女性,更容易发生。
四、全身性疾病相关病因
(一)血液系统疾病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包括子宫出血在内的多部位出血表现,患者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同时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异常子宫出血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异常。
2.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正常的血小板生成减少,且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其他组织,影响凝血功能,可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同时还伴有贫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其他临床表现,血常规等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二)肝脏疾病
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等可导致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同时,肝脏疾病还可能影响雌激素的代谢,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进一步干扰月经周期,加重异常子宫出血的情况,患者常伴有肝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如黄疸、腹水、白蛋白降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