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阶段,属产科急危重症,本质是全身小血管痉挛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率2%~3%,病死率1.4%~4.2%。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血管内皮损伤、免疫系统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及遗传易感性。临床表现上子痫前期有血压升高、蛋白尿等,子痫则在此基础上突发抽搐。高危人群包括高龄或低龄产妇、多胎妊娠者等,预防可采取低剂量阿司匹林、钙剂补充及定期产检等策略。治疗原则为子痫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用硫酸镁解痉及控制血压,终止妊娠时机依孕周和病情而定。特殊人群如慢性高血压患者、多胎妊娠者及既往子痫前期病史者需特别注意。产后需随访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子痫前期病史者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应定期评估。妊娠子痫威胁母婴健康,需通过规范产检、高危人群管理及多学科协作实现早期识别与干预,患者及家属应配合治疗以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
妊娠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阶段,属产科急危重症,本质是全身小血管痉挛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率2%~3%,病死率1.4%~4.2%。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血管内皮损伤、免疫系统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及遗传易感性。临床表现上子痫前期有血压升高、蛋白尿等,子痫则在此基础上突发抽搐。高危人群包括高龄或低龄产妇、多胎妊娠者等,预防可采取低剂量阿司匹林、钙剂补充及定期产检等策略。治疗原则为子痫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用硫酸镁解痉及控制血压,终止妊娠时机依孕周和病情而定。特殊人群如慢性高血压患者、多胎妊娠者及既往子痫前期病史者需特别注意。产后需随访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子痫前期病史者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应定期评估。妊娠子痫威胁母婴健康,需通过规范产检、高危人群管理及多学科协作实现早期识别与干预,患者及家属应配合治疗以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
一、妊娠子痫的定义与本质
妊娠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指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属于产科急危重症。其本质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常伴有血压显著升高(≥160/110mmHg)、蛋白尿(≥2+)及水肿等表现。该病发病率为2%~3%,但病死率高达1.4%~4.2%,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妊娠子痫的病理生理机制
1.血管内皮损伤:子痫前期阶段即可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血管收缩因子(如内皮素)与舒张因子(如一氧化氮)失衡,引发全身小血管痉挛。
2.免疫系统异常: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失衡可能参与发病,如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改变、补体系统激活等。
3.氧化应激反应:胎盘缺血缺氧导致活性氧(ROS)过度产生,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并促进炎症因子释放。
4.遗传易感性:研究显示子痫前期患者一级亲属患病风险增加3~5倍,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1.典型症状:
子痫前期:血压≥140/90mmHg(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伴蛋白尿(≥0.3g/24h)或无蛋白尿但存在器官受累(如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
子痫:在子痫前期基础上突发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眼球固定、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持续1~1.5分钟后进入阵挛期,最终昏迷。
2.辅助检查:
实验室:血小板计数<100×10/L、转氨酶升高(ALT≥70U/L)、血清肌酐>1.1mg/dL或尿酸>5.9mg/dL。
影像学:超声检查可评估胎儿生长情况,头颅CT或MRI用于排除其他脑部病变(如脑血管意外)。
四、高危人群与预防措施
1.高危因素:
年龄>40岁或<18岁
初次妊娠或多胎妊娠
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病史
子痫前期家族史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2.预防策略:
低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适用于高危人群(从孕12~16周开始服用至分娩)。
钙剂补充(1.5~2g/d):可降低子痫前期风险,尤其适用于低钙饮食人群。
定期产检:血压监测、尿蛋白检测及体重管理。
五、治疗原则与紧急处理
1.子痫发作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及窒息。
硫酸镁为首选解痉药物(静脉注射负荷量4~6g,维持量1~2g/h),可降低再次抽搐风险。
控制血压: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药物需根据血压调整,目标收缩压140~155mmHg、舒张压90~105mmHg。
2.终止妊娠时机:
孕周≥34周:胎儿成熟后立即终止妊娠。
孕周28~34周:若病情不稳定,经促胎肺成熟后48小时内终止妊娠。
孕周<28周:综合评估母体状况与胎儿预后,必要时终止妊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慢性高血压患者:孕前需调整降压药物,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因其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2.多胎妊娠:子痫前期风险增加2~3倍,需加强监测,建议孕32周后每周产检1次。
3.既往子痫前期病史者:下次妊娠复发风险达10%~25%,建议孕前咨询并提前干预。
七、长期管理与随访
1.产后随访:产后6周内仍需监测血压及肾功能,部分患者产后可能持续高血压或发展为慢性高血压。
2.心血管风险评估:子痫前期病史者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倍,建议定期进行血脂、血糖及血压检测。
妊娠子痫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疾病,需通过规范产检、高危人群管理及多学科协作实现早期识别与干预。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疾病风险,积极配合治疗,以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