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如夫妻染色体异常;解剖因素如子宫畸形、子宫内膜病变;内分泌因素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感染因素如TORCH感染及其他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同种免疫异常;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接触、辐射暴露;还有其他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过度劳累)和高龄妊娠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受影响从而引发胎停。
解剖因素
子宫异常:
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的形态异常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空间,纵隔子宫会使宫腔容积相对减小,不利于胚胎的生长,从而增加胎停的风险。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对胎停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纵隔子宫引发胎停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种情况在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可能与先天性发育有关。
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子宫内膜炎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炎症因子等会干扰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占据宫腔内的空间,影响胚胎种植;宫腔粘连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减少,血供不足,不利于胚胎存活。这类情况在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的女性中更易发生,女性群体的发病风险因宫腔操作等因素而增加。
内分泌因素
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不足,不能为胚胎着床和发育提供良好的内分泌环境。孕激素对于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化、抑制子宫收缩等至关重要,黄体功能不全时,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影响胚胎着床,从而导致胎停。育龄女性都可能出现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尤其在有反复流产史的女性中更常见。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都会影响胚胎发育。甲状腺激素对于胚胎的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等起着关键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代谢率降低,影响胚胎的生长环境;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刺激子宫收缩等,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糖尿病:未控制好的糖尿病会影响胎盘的血供和功能,高血糖环境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孕妇患有糖尿病时,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胚胎细胞分化异常等,增加胎停的发生概率。尤其是孕前未控制好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间发生胎停的风险明显升高,女性患者更为常见,且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密切相关。
感染因素
病原体感染:
TORCH感染: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这些病原体,可能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胎停。例如,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在妊娠早期可能会引起胎儿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病等多种畸形,进而导致胎停;不同年龄段的孕妇都有感染TORCH的可能,女性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需特别注意预防此类感染。
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也可能影响胚胎发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炎症等,干扰胚胎着床和发育过程,在有不洁性生活史或性传播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更易发生,男女双方都可能成为病原体的携带者,女性感染后对胚胎的影响更为直接。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会攻击胎盘组织,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和功能,从而导致胎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妊娠期间病情若控制不佳,发生胎停的风险显著增加,女性患者居多,且病情活动程度与胎停风险相关。
同种免疫异常: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异常,母体免疫系统将胚胎视为“异物”进行攻击。例如,封闭抗体缺乏时,母体不能产生足够的封闭抗体来保护胚胎,导致胚胎被排斥,从而引发胎停。这种情况在反复自然流产的女性中较为常见,男女双方的免疫因素都可能参与其中,具体机制较为复杂。
环境因素
化学物质接触:孕妇接触过多的有害化学物质,如苯、甲醛、农药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长期处于有化学物质污染环境中的孕妇,胎停的风险会增加,例如在化工企业工作的孕妇,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机会较多,风险相对较高,且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孕期接触此类物质对胚胎的影响更为关键。
辐射暴露:过量的辐射暴露,如长时间接触X射线等。辐射会导致胚胎细胞染色体受损等,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在有辐射工作环境的人群中,如放射科工作人员等,孕妇若接触过量辐射,胎停的可能性增大,各年龄段接触辐射的人群都有风险,但孕期女性接触辐射对胚胎的危害更为严重。
其他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孕妇吸烟或过量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等成分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吸烟的孕妇发生胎停的概率比不吸烟的孕妇高,过量饮酒则可能引起胎儿酒精综合征等,增加胎停风险,男女双方的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影响胚胎,但女性在孕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对胚胎的影响更为直接,育龄女性应避免吸烟饮酒。
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孕妇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内分泌等功能,从而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缺乏休息的孕妇,胎停风险可能增加,不同年龄段的孕妇都需注意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高龄妊娠:女性年龄超过35岁,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男性年龄过大也会影响精子质量,从而导致胎停的发生率升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无论是女性的卵子还是男性的精子,其染色体发生突变等异常的可能性增大,高龄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发生胎停的风险明显高于适龄孕妇,且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