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冷夜间盗汗心悸是什么情况

来源:民福康

手脚冰冷、夜间盗汗心悸可能由内分泌与代谢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心血管系统因素(如心力衰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需通过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血常规、血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原因,不同年龄人群需调整生活方式,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儿童需家长密切观察,孕妇要谨慎检查治疗,老年人要监测基础疾病、保持环境舒适等。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机制

(一)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从而导致手脚冰冷。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机体正常的能量代谢起重要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能量代谢减缓,产热减少,患者会感觉手脚冰冷。同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夜间盗汗。甲状腺激素还与心血管系统功能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能出现心悸症状,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心肌的代谢和收缩功能,导致心率异常等心血管问题。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相对更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等激素对机体的应激反应、代谢调节等有重要作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皮质醇分泌不足,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等。皮质醇缺乏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引起手脚冰冷。同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夜间盗汗,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可出现心悸。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自身免疫性等多种病因。

(二)心血管系统因素

1.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外周组织灌注不足,导致手脚冰冷。心脏泵血减少,血液不能充分供应到外周肢体,所以患者会感觉手脚冰凉。由于心功能不全,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等,导致夜间盗汗。同时,心力衰竭时心脏功能异常可引发心悸,患者能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心力衰竭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多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基础心血管疾病有关。

(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原因及机制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熬夜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被打破。例如,交感神经兴奋时,血管收缩,可能导致手脚冰冷;而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时,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等情况,同时也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调节,引起心悸。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因不良生活方式影响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在面临较大精神压力时更易出现。

二、相关检查及建议

(一)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包括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甲状腺疾病。例如,TSH升高,T3、T4降低通常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

2.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

可检测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如皮质醇水平降低,ACTH升高,可能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血常规、血糖等检查

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有贫血等情况,贫血可能导致手脚冰冷等症状。血糖检查可以排除低血糖等导致心悸、手脚冰冷的情况,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手脚冰冷、心悸、出汗等症状。

(二)心电图及心脏相关检查

1.心电图

可以初步了解心脏的节律、心肌供血等情况,有助于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对于心悸等症状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2.超声心动图

能更详细地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心脏射血分数等,对于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较大。

(三)建议

如果出现手脚冰冷、夜间盗汗、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检查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更谨慎地排查先天性心脏疾病等情况;老年人则更要关注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可能。同时,患者应注意记录症状发作的时间、频率等情况,以便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三、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对于不同年龄人群

儿童: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其健康,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饮食中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成年人:要注意减轻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期熬夜。成年人面临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压力,长期精神紧张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问题。可以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老年人:应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同时,老年人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

2.饮食方面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注意碘的摄入,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碘的摄取量。如果是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适当补充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需要限制碘的过量摄入。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要注意低盐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可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水肿等心力衰竭加重的情况。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

儿童出现手脚冰冷、夜间盗汗、心悸等症状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生长发育情况等。儿童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格外留意。例如,若儿童同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疾病。

2.孕妇

孕妇出现这些症状时要谨慎对待。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在孕妇中也可能发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安全的检查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胎儿发育。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均衡,关注自身身体变化。

3.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要注意定期监测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与所出现的症状相关联。例如,高血压患者出现心悸时,要考虑是否与血压波动、心脏并发症等有关。老年人还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因环境因素加重手脚冰冷等症状。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盗汗
盗汗是中医上的病证,意思是机体在入睡后,出现出汗的情况,在醒来后出汗停止,通常分为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胸闷心悸背痛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胸闷、心悸、背痛,可能是由于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一、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者厚重韧带的钙化压迫刺激交感神经,造成颈心综合症可造成胸闷、心悸以及背痛的症状。二、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造成心肌缺血,会造成胸闷、心悸以及背痛症状。三、胃食管反流。由于食物反流刺激,食道粘膜也会造成胸闷背痛,可
一躺下就心慌心悸难受是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躺下就心慌、心悸不适,多见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功能不全,发病机制是躺下后机体循环系统返回心脏的血液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由于心脏本身存在基础病变,心功能代偿能力下降,就会造成心慌、心悸、胸闷等表现。其次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等均可造成心悸不适。再就是高血压病人,如果血
中医辨证论治盗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出汗可见于一些生理现象,但是很多人会有病理性的出汗,比如睡眠的时候出汗,中医认为这种情况称为盗汗,多是由于阴虚火旺所造成的,如果日常出虚汗比较严重,多是由于心脾两虚所造成的。
更年期心悸、气虚,该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更年期的病人如果表现出心悸气虚等表现的话,可以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有的病人也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者脾气暴躁,以及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建议平时要合理的调整睡眠的时间,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过度的焦虑,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晚上睡觉盗汗是怎么回事?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晚上睡觉盗汗,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轻微盗汗可能是被子太厚或房间太热造成,如果中重度盗汗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表现。多见更年期激素水平变化和潮热造成出汗,这是女性盗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可能是感染,如心内膜炎细菌感染及HIV感染也会造成盗汗;内分泌失调,如甲亢、低血糖时
更年期出盗汗怎么治?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更年期盗汗可以经过中药调理来进行治疗,临床需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除了药物内服外,还可以采取中药外用的方法,例如中药熏蒸、中药泡洗、艾灸等,这些方法都对更年期症状的缓解有效。具体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潮热盗汗是怎么回事啊?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病人表现出潮热盗汗是阴虚内热导致的,要及早到当地的医院就诊检查,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是有结核感染的可能,和是否是有身体虚弱造成的,和植物神经失调的可能,中药在这方面治疗效果不错的,可以找中医口服中药.
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盗汗的情况可以见于肾阴虚,由于心血不足,思虑过多,房事过度,生活作息不规律造成,阴虚,则阳气相对亢盛,就会造成五心烦热,经常出汗,还可以考虑是肝气郁结、肝火旺等造成的盗汗。
孕早期心悸心慌气短是怎么回事?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孕早期出现心悸、心慌气短等症状,可能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上升出现早孕反应,导致孕妇焦虑、休息不好、饮食不佳等引起的。其次,可能是孕妇存在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从而引发上述症状。一般生理性因素出现的症状较轻,并且可自行缓解。若症状逐渐加重或长期无法减轻,应该尽早就医检查。确诊存在心脏病变
检查心脏没问题但就是心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肺功能不全有可能导致心律如各种早搏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可表现为心悸。也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建议做一个动态心电图,如果心电图显示没有心律不齐,那么就考虑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足够的睡眠,症状就会有所改善。
心悸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从中医上讲,心悸胸闷气短多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所致,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也就是西医上常说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由于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另外寒主收引、寒易伤阳,寒凝脉泣,会出现血液瘀滞,瘀而不通,不通而痛。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胸部疼痛。治疗上就要应该温阳补气,行气补血、这样才能达到温通血脉
胸闷心悸怎么治疗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首先要查明胸闷、心悸的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1.西医治疗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导致胸闷、心悸的原因是心脏相关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心脏供血、控制心率以及提高心脏功能。2.中医治疗中医上将这种情况多归为胸痹、心痛,
失眠盗汗是怎么回事
郭田生 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失眠和盗汗也可能是两个概念,失眠是一种心理疾病,盗汗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果同时出现失眠和盗汗,可能是由于失眠导致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盗汗的症状。失眠也会引起焦虑,在焦虑的状态下也可能会出现盗汗,盗汗是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的汗。
身体盗汗怎么治疗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从中医角度上讲,身体盗汗,主要是由于气虚或者是阴虚导致的,与体内湿气比较重,或者是长期身体比较虚弱有关,可以吃一些滋补的食物,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平时可以吃一些当归、黄芪、浮小麦、薏仁,或者吃一些当归六黄汤等,对于单纯盗汗,还需要注意有充足的休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出汗为宜,食物可以吃一些红枣,有滋补祛湿功效。
盗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治疗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盗汗多是由于阴虚造成的。盗汗的特点是患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醒之后出现汗湿,同时伴有怕热、口干、口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的情况,患者多数舌红,是没有舌苔的,脉搏是特别细的。治疗上,遵医嘱使用一些滋补肾阴的方法,如服用六味地黄丸、知伯地黄丸等。
盗汗属于阴虚还是阳虚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盗汗属于阴虚,盗汗多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醒了以后出汗就会停止。盗汗的人多同时伴有口干、口渴、五心烦热,以及腰膝酸软、周身乏力、失眠多梦、心悸等情况。盗汗的人要给予滋阴补肾,敛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最常用到的药物有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