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检查方法有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检查方法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直接触诊子宫及附件情况。如果子宫有压痛,质地可能变软,附件区也可能出现增厚或压痛等表现。这种检查方法简单直接,能初步判断子宫及周围组织是否存在炎症。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能升高,这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检测出病原体,如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对于性活跃期女性,感染性传播病原体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检测这些病原体尤为重要。
当怀疑有菌血症时进行血培养,明确病原体种类,并通过药敏试验确定敏感的抗生素,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用药依据。
3.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情况。如果子宫内膜炎伴有宫腔积液,B超下可显示宫腔内液性暗区。
对于诊断困难或病情复杂的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及周围组织的结构,有助于判断炎症的范围和程度,对于鉴别子宫内膜炎与其他子宫疾病有重要价值。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宫腔内的分泌物引流。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体温不超过38.5℃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热时,更应谨慎使用药物降温,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2.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抗生素,根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遵医嘱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的有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阿奇霉素等。在治疗过程中,要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炎症复发。
3.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宫腔积脓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引流。通过手术将宫腔内的脓液排出,同时可进行宫腔冲洗,促进炎症的消退。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