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包括抗病毒、对症支持、免疫、康复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尽早用阿昔洛韦抗病毒;对症支持有降颅压、控癫痫、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病情重且脑水肿明显可短用糖皮质激素但注意不良反应;病情稳定后尽早康复;儿童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康复具趣味性安全性,老年要考虑基础病、药物相互作用及身体耐受性。
一、抗病毒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需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为阿昔洛韦,它能抑制病毒DNA合成,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是被病毒感染细胞摄取后,在病毒胸苷激酶作用下磷酸化,进而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止病毒DNA合成。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应用阿昔洛韦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二、对症支持治疗
降低颅内压:患者常因颅内炎症、水肿出现颅内压增高,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对于老年人或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因为甘露醇可能对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使用频率。
控制癫痫发作:部分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癫痫发作,需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用抗癫痫药物。如为全面性发作,可选用丙戊酸钠等;部分性发作可选用卡马西平等。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患者年龄,儿童使用抗癫痫药物需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调整剂量,且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嗜睡、皮疹等。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发热、进食减少等情况,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老年人,其生理功能减退,对水电解质紊乱的耐受能力较差,更要严格监测电解质变化,根据血钾、血钠等情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三、免疫治疗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重、有脑水肿明显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减轻脑水肿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感染加重、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激素的用量,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感染迹象、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更要谨慎,需权衡利弊,因为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四、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对于儿童患者,康复治疗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引导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老年患者,康复治疗要考虑其身体机能下降的特点,训练强度要适中,逐步增加训练量,同时要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使用阿昔洛韦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计算合适的剂量,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康复治疗方面要更注重趣味性和安全性,以适合儿童的方式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阿昔洛韦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在对症支持治疗中,要更加关注其心、肝、肾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康复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受性,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疲劳或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