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手术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环节,儿童患者有其特殊注意事项,特殊病史患儿需格外关注相关情况,术前要评估年龄、全身状况并做好准备,手术有传统刮除术和内镜下切除术,术后要进行一般、创面、饮食护理及并发症观察,不同人群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以保障手术顺利及患者康复。
一、手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患者,需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来说,4岁以上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儿可考虑手术。要评估腺样体肥大对患儿呼吸、睡眠等方面的影响程度,通过鼻咽镜检查明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如腺样体堵塞后鼻孔的比例等;还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了解患儿睡眠中的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等情况。
全身状况:要评估患儿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确保患儿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的患儿,需待感染控制后再考虑手术。
2.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需禁食禁水,一般小儿术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4小时禁水,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做好心理护理,尤其是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安抚患儿情绪,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二、手术方式
1.传统腺样体刮除术
医生使用腺样体刮匙等器械,经口腔进入鼻咽部,将腺样体刮除。这种手术方式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要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如咽鼓管咽口等。
2.腺样体切除术(内镜下)
借助鼻内镜进行手术,鼻内镜能够提供清晰的视野,医生可以更精准地切除腺样体。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鼻内镜观察腺样体的位置和范围,然后使用电动切割器等器械将腺样体切除。这种方式相对传统手术,创伤较小,视野更清晰,能更好地避免周围组织的损伤。
三、手术后护理
1.术后一般护理
体位:患儿术后一般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看是否有呼吸困难等异常。
2.创面护理
术后要注意观察鼻咽部创面的情况,一般会有少量渗血,可让患儿吐出口腔内的分泌物,不要咽下,以便观察出血量。如果出血较多,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术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等,但要避免剧烈漱口,防止创面出血。
3.饮食护理
术后需待患儿麻醉清醒后,根据情况逐渐给予饮食。一般先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创面引起出血。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避免食用坚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感染:要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创面红肿等感染迹象,如果出现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咽鼓管损伤相关并发症: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耳部不适等情况,因为腺样体与咽鼓管关系密切,术后有发生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可能,如出现耳部症状需及时进行相应检查和处理。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快,但要注意其术后的情绪和饮食等方面的管理。家长要严格按照医嘱护理患儿,如按时协助患儿漱口、观察创面情况等。由于儿童可能不太配合术后的一些护理操作,家长需耐心引导。
2.特殊病史患儿
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术后要更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并且要与心脏科等相关科室密切协作,确保患儿安全恢复。对于有过敏史的患儿,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等,在选择术后用药等方面要格外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