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治疗包括一般、药物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全身症状重,成人局部咽痛明显,特殊病史人群需特殊对待。
一、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一)局部症状
1.咽痛:多起病急,开始多为一侧咽痛,继而可发展至双侧,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加重,疼痛较剧烈者可致吞咽困难,甚至言语含糊不清。
2.扁桃体红肿: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融合成伪膜状,但伪膜局限于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不易出血。
3.下颌淋巴结肿大:患者可感到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见于儿童,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40℃,甚至可出现惊厥,成人则相对较轻,体温一般在37.5-39℃左右。
2.全身不适:患者可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四肢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呕吐、抽搐等。
二、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片等,以保证机体有足够的能量和水分来对抗疾病。
2.隔离: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应适当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常为首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抗生素。
2.对症治疗药物
退热药物:当患者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应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以儿童舒适度为标准,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
局部用药: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等,以清洁口腔、减轻局部炎症。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4-5次以上,或已引起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可在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行扁桃体切除术。
2.手术禁忌证:急性炎症期一般不宜手术,以免感染扩散;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全身性疾病未控制等情况时也不宜手术。
三、不同人群急性扁桃体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特点: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全身症状相对较重,发热较为常见且体温易骤升,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扁桃体肿大较明显,吞咽困难可能影响进食。
2.注意事项: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体温超过38.5℃时及时采取适当的退热措施,如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等),但要避免酒精擦浴。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摄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同时,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要注意隔离,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二)成人
1.特点:成人急性扁桃体炎全身症状相对儿童较轻,但局部咽痛症状可能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因咽痛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注意事项:成人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在使用药物时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三)特殊病史人群
1.有风湿热病史者:急性扁桃体炎可能诱发风湿热复发,此类患者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要积极控制感染,且需密切监测风湿热相关指标,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必要时需进行抗风湿治疗。
2.有肾脏疾病病史者:使用某些抗生素时需谨慎,要考虑药物对肾脏的影响,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并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