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不一定必须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轻度症状、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不影响生活质量可观察;炎症引起的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用合适抗生素;严重影响呼吸睡眠、反复中耳炎或鼻窦炎、出现腺样体面容时需手术,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由医生个体化评估决策,家长发现相关问题应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处理。
一、观察等待的情况
1.轻度症状儿童:如果儿童腺样体肥大但症状较轻,如仅有轻微鼻塞,不影响呼吸和睡眠,且不伴有反复中耳炎、鼻窦炎等情况,可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这是因为部分儿童的腺样体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例如,3-5岁是腺样体增生最旺盛的时期,到10岁以后可能会逐渐退缩。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由于其免疫系统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度干预手术可能带来一些潜在风险,所以优先考虑观察。
2.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且不影响生活质量:若儿童仅在体检时发现腺样体肥大,自身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没有夜间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对日常生活和学习没有产生影响,也可以先进行观察,定期复查,监测腺样体的变化情况。
二、药物治疗的情况
1.针对炎症的药物:如果腺样体肥大是由炎症引起的,如合并有鼻炎、鼻窦炎等,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鼻腔炎症,缩小腺样体体积。例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对于儿童鼻腔局部应用相对安全,但使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调整剂量。一般来说,3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适当剂量的鼻用糖皮质激素。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炎症后,部分儿童的腺样体肥大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2.抗感染药物: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如出现化脓性鼻窦炎等情况,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
三、手术治疗的指征
1.严重影响呼吸和睡眠:当儿童腺样体肥大导致明显的鼻塞,引起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情况,已经影响到儿童的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时,如出现夜间频繁觉醒、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长期的睡眠呼吸障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进而影响身高发育,还可能对智力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腺样体肥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其认知功能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2.反复发生中耳炎或鼻窦炎:如果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反复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反复发生化脓性鼻窦炎,影响生活质量,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堵塞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积液,引起中耳炎;同时,也会影响鼻窦的引流,导致鼻窦炎反复发作。例如,有的儿童一年中反复发生3次以上的化脓性鼻窦炎,经保守治疗效果差,就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3.腺样体面容:长期腺样体肥大还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等。一旦出现腺样体面容,即使症状不是非常严重,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因为面容的改变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育产生影响,而且面容的改变往往是不可逆的,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面容的进一步发展。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症状、体征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决策。家长在发现儿童有腺样体肥大相关问题时,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