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稍神经炎可导致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有主观疼痛(肢体远端刺痛等夜间寒冷加重)、麻木(手套袜套样分布)及客观感觉减退或消失;运动障碍包括肌力减退(轻时活动稍费力,重时瘫痪)、肌张力异常(减低致肢体松软、腱反射减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温度改变(发凉或发热)、色泽改变(苍白、发绀)及汗腺分泌异常(增多或减少)。
一、感觉障碍
1.主观感觉症状
疼痛:多见于肢体远端,呈刺痛、灼痛、酸痛等,夜间及寒冷时加重。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手脚像有针刺痛,且这种疼痛在夜间休息时更为明显,这与夜间人体代谢减缓,局部血液循环相对更差有关,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进一步影响神经的营养供应,从而加重疼痛症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出现,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但会表现出肢体的异常哭闹等;老年人可能因本身感觉神经功能减退,疼痛感知相对不那么敏锐,但仍会有不适。
麻木:肢体远端有麻木感,似有异物感,常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这是因为末稍神经炎影响了神经的感觉传导功能,导致神经对感觉的传递出现异常。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更容易出现这种手套、袜套样麻木;而长期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人群,也可能因毒物损伤神经引发麻木症状。
2.客观检查体征
感觉减退或消失:通过触觉、痛觉等检查可发现肢体远端感觉减退或消失。例如用棉签轻触皮肤,患者感觉不明显或完全无感觉。在儿童中进行感觉检查时,需要更耐心和巧妙的方法,如利用儿童对颜色或玩具的兴趣来辅助测试;对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可能需要多次重复检查以获取准确结果。
二、运动障碍
1.肌力减退:病情较轻时肌力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轻度肌力减退时,患者可能感觉肢体活动稍费力,如提重物不如以前轻松;重度时可能出现肢体瘫痪,无法正常活动。在儿童中,肌力减退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行走、抓握等运动功能;对于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肌力减退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
2.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出现肢体松软,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例如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减弱。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若出现末稍神经炎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可能对其运动发育产生影响;老年人则可能因肌张力异常导致站立、行走不稳,增加跌倒风险。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皮肤症状
皮肤温度改变:肢体远端皮肤可出现发凉或发热的情况。发凉可能是因为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良;发热可能与局部血管扩张等因素有关。在糖尿病合并末稍神经炎的患者中,由于自主神经受损,血管调节功能异常,皮肤温度改变较为常见;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和神经,也容易出现皮肤温度的异常变化。
皮肤色泽改变:皮肤可出现苍白、发绀等改变。苍白可能是缺血表现,发绀则与缺氧有关。这是因为末稍神经炎影响了血管的舒缩功能和神经对血管的调节,导致皮肤血液循环和氧供异常。对于有雷诺综合征基础疾病合并末稍神经炎的患者,皮肤色泽改变会更加明显,需要密切关注血管功能变化。
2.汗腺分泌异常:可出现出汗增多或减少。出汗增多可能表现为肢体远端多汗,出汗减少则会使皮肤干燥等。例如,有的患者手脚总是湿漉漉的,而有的患者手脚皮肤干燥脱屑。在儿童中,汗腺分泌异常可能影响其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皮肤问题;老年人由于皮肤本身的老化,加上末稍神经炎的影响,汗腺分泌异常更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等不适,需要注意皮肤保湿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