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治疗需先评估分期并针对性处理,包括不同分期创面的处理方法;同时进行全身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还要关注特殊人群如老年、小儿、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且治疗中要预防再次压疮,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通过多方面措施促进压疮愈合并防止新压疮形成。
一、创面评估与分期处理
评估:首先要对压疮的部位、大小、深度、创面状况(有无感染、坏死组织等)进行详细评估。根据压疮的分期来采取不同措施,Ⅰ期压疮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Ⅱ期压疮是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Ⅲ期压疮涉及皮肤全层缺损,可达皮下组织;Ⅳ期压疮则累及肌肉、骨骼等深层组织。
Ⅰ期压疮处理:主要是解除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使用减压床垫、气垫等,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1-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皮肤保护剂等。
Ⅱ期压疮处理:如果是小的水疱未破裂,可让其自行吸收;水疱较大或已破裂,需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内液体,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对于浅的溃疡创面,可采用湿性愈合敷料,如水胶体敷料等,促进创面愈合。
Ⅲ期和Ⅳ期压疮处理:对于有坏死组织的创面,需要清除坏死组织。可以使用清创剂(如酶制剂清创等)或通过外科清创的方法去除坏死组织。然后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藻酸盐敷料、银离子敷料等,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修复。如果创面有感染迹象,还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二、全身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压疮愈合的重要基础。对于压疮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如果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可考虑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创面愈合,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对伤口愈合也有促进作用,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锌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对于存在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根据情况输注红细胞、白蛋白等,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有利于压疮的愈合。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皮肤薄、弹性差,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压疮发生风险高且愈合相对困难。在治疗压疮时,更要注意加强翻身护理,避免使用过硬的床垫,保持皮肤清洁,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小儿患者:儿科患者皮肤娇嫩,压疮多因护理不当引起,如尿布更换不及时、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选择温和的护理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敷料或清洁剂。在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对小儿皮肤造成额外损伤,同时保证小儿的营养均衡,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以促进压疮愈合。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容易出现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影响创面的血液循环和感觉,压疮愈合困难且容易发生感染。治疗压疮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同时加强创面的清创和抗感染处理,密切观察创面变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易导致感染加重。
四、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在治疗压疮的过程中,预防再次发生压疮至关重要。对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要定期评估压疮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例如,使用减压设备,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调整患者的体位和姿势,确保患者舒适且局部压力分布均匀,从多方面防止新的压疮形成,促进现有压疮的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