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引起,有全身和局部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抗生素、局部治疗;慢性多由急性反复发作等演变,有相应症状,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急性起病急全身症状重,慢性影响呼吸吞咽需谨慎评估手术;成人急性用药有更多选择,慢性符合指征可手术;特殊病史人群用要谨慎,有出血病史手术需格外谨慎。
一、扁桃体炎的定义
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二、急性扁桃体炎的表现
1.症状方面
全身症状:多见于儿童,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患者还可有头痛、食欲减退、乏力、周身不适、便秘等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剧烈咽痛为主要症状,多伴有吞咽痛,疼痛常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可出现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2.体征方面: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三、慢性扁桃体炎的表现
1.症状方面
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咽痛,平时可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可影响呼吸和吞咽,若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引起呼吸不畅、睡眠打鼾、言语含糊不清等。
2.体征方面:扁桃体大小不定,可见扁桃体表面瘢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有时颌下淋巴结可肿大。
四、扁桃体炎的诊断
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有无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2.体格检查:检查扁桃体的大小、色泽、有无分泌物及周围组织情况等。
3.实验室检查:急性扁桃体炎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五、扁桃体炎的治疗原则
1.急性扁桃体炎
一般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
抗生素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首选青霉素类,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若治疗2-3天病情无好转,需分析原因,改用其他种类抗生素,或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局部治疗: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漱口。
2.慢性扁桃体炎
非手术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服用中医中药等。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急性发作、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和吞咽、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等情况,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六、不同人群扁桃体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起病较急,全身症状相对较重,高热时易发生惊厥,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小儿慢性扁桃体炎若影响呼吸和吞咽,需及时评估病情,必要时考虑手术,但手术需谨慎评估适应证。
2.成人
成人急性扁桃体炎在抗生素使用上相对儿童有更多选择,但也需根据病情合理用药。慢性扁桃体炎成人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后要注意伤口出血等情况。
3.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需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反应。例如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使用抗生素要评估对病情的影响。
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的患者,行扁桃体手术需格外谨慎,因为手术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术前需与血液科等多学科会诊,评估出血风险及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