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卧床起褥疮的老人需从多方面干预,定期评估褥疮分期,通过体位护理(定时翻身、正确体位摆放)、皮肤护理(清洁皮肤、使用保护用品)、营养支持来预防和护理,Ⅰ、Ⅱ、Ⅲ、Ⅳ期褥疮分别有相应处理方式,同时要关注老人自身情况及家属护理注意事项,综合措施以促进褥疮好转、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一、褥疮的评估与分期
1.评估方法:定期检查老人皮肤状况,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完整性等。通过视诊和触诊来判断是否存在褥疮及严重程度。
2.分期情况
Ⅰ期: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但有指压不褪色的红斑,此阶段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老人长期卧床局部受压是常见原因。
Ⅱ期:表皮或真皮部分受损,表现为浅层溃疡,创面基底部呈粉红色,有渗出。
Ⅲ期:全层皮肤缺失,累及皮下组织,但尚未穿透筋膜,可见皮下脂肪,创面可能有坏死组织。
Ⅳ期:全层皮肤及组织缺失,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暴露,创面常存在坏死组织或焦痂,有时有窦道形成。
二、预防与护理措施
1.体位护理
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为老人翻身一次,更换体位。对于消瘦、骨隆突明显的老人,可适当缩短翻身时间。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通过改变身体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持续受压。例如,使用翻身垫或气垫床辅助翻身,使老人身体各部位均匀受力。
正确体位摆放:保持老人肢体处于功能位,对于上肢可将手臂放在功能位置,下肢可适当抬高,避免关节畸形和进一步加重局部受压。
2.皮肤护理
清洁皮肤:每天用温水清洁老人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但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38℃-40℃,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皮肤。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
使用皮肤保护用品:对于易出汗或皮肤易潮湿的部位,可使用爽身粉保持干燥,但要注意不能涂抹过多,以免堵塞毛孔;对于已有红斑的部位,可使用皮肤保护膜等产品,保护皮肤免受进一步刺激。
3.营养支持
合理饮食:保证老人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以促进皮肤的修复和维持身体正常功能。例如,可给予老人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对于吞咽困难的老人,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应。
三、创面处理
1.Ⅰ期褥疮处理:主要是解除压迫,增加翻身次数,一般红斑可在数小时内消退。
2.Ⅱ期褥疮处理: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可使用水胶体敷料等湿性愈合敷料覆盖创面,促进创面愈合。同时继续加强翻身等护理措施。
3.Ⅲ期和Ⅳ期褥疮处理: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首先要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然后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藻酸盐敷料、银离子敷料等。对于较大的褥疮,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手术等治疗。在处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创面变化,预防感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人自身情况:老人长期卧床,身体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减弱,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细心。要关注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糖尿病老人出现褥疮时愈合更困难,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进行褥疮护理。
2.家属护理注意事项:家属要掌握正确的翻身、皮肤护理等方法,定期观察老人皮肤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操作的轻柔,避免给老人带来额外的损伤。同时要保持耐心和细心,为老人创造舒适的护理环境。
总之,对于长年卧床起褥疮的老人,要从评估、预防护理、创面处理等多方面综合进行干预,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促进褥疮的好转,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