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腹痛需初步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考虑年龄因素影响,有非药物干预措施,针对不同病因有相应处理原则,低龄儿童和有基础病史儿童有特殊注意事项,如生理性与病理性腹痛区分、不同年龄段腹痛常见原因、饮食调整等非药物干预、不同病因的手术或保守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一、初步评估与鉴别诊断
1.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腹痛
对于小孩腹痛,首先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生理性腹痛可能与饮食因素有关,比如进食过快、过量或食用了生冷食物等,这种情况通常腹痛程度较轻,不伴有其他严重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剧烈、精神差等。病理性腹痛则需要警惕多种疾病,如急性阑尾炎,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可能是脐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常伴有发热、呕吐;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哭闹、呕吐、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果酱样大便;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见于儿童,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腹痛以脐周为主,可伴有发热等。
2.考虑年龄因素对腹痛原因的影响
不同年龄段小孩腹痛的常见原因不同。新生儿期腹痛可能与喂养不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有关,如先天性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婴幼儿期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较为常见;学龄期儿童则需注意肠道寄生虫感染、胃炎、胃溃疡等情况,若有不洁饮食史还需考虑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性疾病。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调整饮食
若考虑是饮食引起的生理性腹痛,首先要调整饮食。对于因进食过快、过量导致的腹痛,应让小孩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2.休息与体位调整
让小孩适当休息,对于腹痛的缓解有帮助。可以根据腹痛的部位和原因调整体位,如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的脐周腹痛,让小孩采取舒适的卧位,可适当将双腿屈曲,以缓解腹部肌肉紧张。
三、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原则
1.急性阑尾炎
一旦怀疑急性阑尾炎,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因为阑尾一旦穿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后尽早手术。
2.肠套叠
对于肠套叠,可根据病情选择空气灌肠复位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若复位失败则需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是利用空气的压力将套叠的肠管复位,在婴幼儿肠套叠早期及时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较高。
3.肠系膜淋巴结炎
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对症处理,如存在细菌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需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同时让小孩休息、清淡饮食等,腹痛严重时可适当使用解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肠道寄生虫感染
如果考虑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和剂量等,避免不恰当使用对小孩造成不良影响。
5.胃炎、胃溃疡
对于因胃炎、胃溃疡导致的腹痛,要注意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需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开具),同时关注小孩的精神状态和腹痛变化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儿童
低龄儿童表述腹痛往往不准确,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伴随症状等。在处理低龄儿童腹痛时,更要谨慎选择干预措施,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轻柔按摩腹部等缓解不适,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成人的止痛药物等,因为低龄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差,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有基础病史的儿童
对于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基础病史的儿童出现腹痛,要格外警惕基础疾病的复发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详细向医生告知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