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手术相关内容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并做多项检查)、手术步骤(选择麻醉方式、消毒铺巾、暴露宫颈、摘除息肉)、术后护理(一般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处理)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妊娠期、绝经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不同注意要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年轻患者一般耐受性较好,但仍需详细评估心肺功能等;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提前控制稳定,以降低手术风险。
性别因素:无特殊性别相关禁忌,但女性生理周期可能影响手术安排,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此时子宫内膜较薄,手术相对安全且出血少。
生活方式:术前需戒烟戒酒,吸烟会影响呼吸道功能及血管收缩,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大量饮酒可能与术中用药发生不良反应,需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生活方式习惯。
病史:若患者有子宫手术史、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需提前充分评估。有子宫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存在盆腔粘连等情况,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纠正凝血异常后再考虑手术,否则术中出血风险极高。
2.检查项目
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心电图、妇科B超等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及感染情况;凝血功能检查明确患者凝血状态;传染病筛查是为了做好手术感染防控;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妇科B超可明确子宫息肉的大小、位置等情况。
二、手术步骤
1.麻醉方式选择
一般可选择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局部麻醉适用于息肉较小、患者能配合的情况;静脉麻醉则适用于多数患者,患者在睡眠状态下接受手术,减少痛苦。
2.操作过程
消毒铺巾: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碘伏消毒外阴、阴道、宫颈,铺无菌巾。
暴露宫颈: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宫颈及宫颈管。
息肉摘除:若为单发息肉,可用宫颈钳夹住息肉蒂部,轻轻旋转取下息肉;若为多发息肉或蒂部较宽者,可使用宫腔镜下手术,通过宫腔镜直视下准确找到息肉位置,用手术器械将息肉切除并取出。对于宫腔镜手术,需将宫腔镜经阴道、宫颈插入宫腔,观察宫腔内情况,确定息肉位置后,用电切环等器械切除息肉,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适当休息,一般建议休息1-2周。但也需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及身体恢复,避免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阴道出血观察:术后会有少量阴道出血,一般不超过月经量。需观察阴道出血的量、颜色及有无异味等。若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生。
2.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感染预防: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需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术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子宫穿孔等并发症:虽然宫腔镜手术相对安全,但仍有发生子宫穿孔的可能,尤其是操作不熟练或子宫位置异常的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加剧等情况,若出现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及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发现子宫息肉一般不急于手术,若出现大量出血等紧急情况才考虑手术,手术需特别谨慎,尽量减少对妊娠的影响。
2.绝经后患者:绝经后患者子宫萎缩,手术操作相对困难,需更加精细操作,术后需注意观察阴道萎缩情况及有无阴道干涩等不适,必要时可给予局部雌激素软膏等改善阴道环境。
3.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心脏病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避免因手术应激等导致心脏并发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