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是子宫内膜局部间质过度生长伴腺体增生的异常增殖状态,发病与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炎症、肥胖等疾病及年龄有关,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表现,可通过超声、宫腔镜、病理检查诊断,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方式,不同人群治疗及注意事项不同,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各有相应情况需关注。
一、定义
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是子宫内膜的一种异常增殖状态,是子宫内膜局部间质过度生长并伴有腺体增生的病变,表现为子宫腔内突出的单个或多个息肉样组织。
二、发病原因
1.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长期雌激素刺激可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常见于青春期少女因无排卵导致雌激素持续刺激内膜,或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波动等情况,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促使其出现息肉样增生改变。
2.炎症因素:长期的妇科炎症刺激,如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可引起子宫内膜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而形成息肉样增生,例如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后发生感染引发炎症,增加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风险。
3.其他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状态可能影响体内激素代谢等,与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年龄也是一个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相对更易出现。
三、临床表现
1.异常子宫出血: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等,比如原本月经规律的女性出现月经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等情况。
2.不孕: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着床,从而导致不孕,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能会因此面临生育困难问题。
3.其他: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等时偶然发现。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宫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团块,表现为子宫内膜局限性增厚或突出于宫腔的高回声结节等,但超声检查有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较小的病变可能显示不清晰。
2.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清晰看到息肉样增生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并且可以在宫腔镜下进行活检,明确病变性质。
3.病理检查:通过宫腔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明确子宫内膜的增生程度、有无异型性等,从而确诊是否为息肉样增生以及其具体病理类型等。
五、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
1.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且较小的息肉样增生,尤其是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可定期随访观察,因为部分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可能会自行萎缩。
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症状(如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或息肉较大的患者,常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等手术方式,将息肉样增生组织切除。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出现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时,需关注其内分泌情况,若与无排卵等因素相关,可能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内分泌调节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月经情况,因为异常子宫出血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健康。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若因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导致不孕,需要积极治疗,手术治疗后要注意术后恢复及备孕情况,术后可能需要一定时间让子宫内膜修复后再尝试怀孕;同时要关注炎症等相关因素,预防复发。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出现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时,要考虑到激素变化等因素,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要注意术后身体恢复,同时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因为绝经后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相对有所变化,需警惕恶变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