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可引发局部与全身症状及其他相关表现,局部有淋巴结肿大(质地硬、大小不一等)、疼痛(下腹部隐痛等并可放射,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全身有消瘦(体重渐降,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乏力(全身没力、活动耐力降,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还可致排尿排便异常(压迫输尿管致排尿困难等,压迫直肠致排便习惯改变,不同人群表现有特点),有宫颈癌病史者出现相关表现需警惕盆腔淋巴结转移。
一、局部症状
(一)淋巴结肿大
1.表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时,可在盆腔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可活动或固定,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如黄豆,大的可类似花生米甚至更大。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无本质差异,但儿童若出现需高度重视排查病因;女性与男性在触及感受上可能因个体身体胖瘦等有不同,但本质是淋巴结异常增大。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免疫力低下等可能影响身体对肿瘤的防御,进而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察觉,但这是间接因素。有宫颈癌病史的人群出现盆腔淋巴结肿大更应警惕转移。
2.相关机制:宫颈癌的癌细胞可通过淋巴循环转移至盆腔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内癌细胞增殖,引起淋巴结肿大。
(二)疼痛
1.表现: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钝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还可能放射至腰骶部等部位。对于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行为;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使疼痛感受有一定变化,但需区分生理期疼痛与疾病引起疼痛;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身体基础状况差的人群,对疼痛的耐受可能不同,但疼痛本身是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引起。有宫颈癌病史者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要考虑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
2.相关机制:肿瘤侵犯盆腔淋巴结周围的神经组织,或者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周围神经,从而引起疼痛。
二、全身症状
(一)消瘦
1.表现:患者可能出现体重逐渐下降,身体变得消瘦,体型较以往明显变瘦。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瘦可能影响身高、体重增长等发育指标;女性可能因疾病导致食欲减退等情况更易出现消瘦;有不良生活方式如营养不良饮食的人群,本身可能有消瘦倾向,但肿瘤引起的消瘦往往是进行性的且难以通过普通营养补充纠正。有宫颈癌病史且出现消瘦要排查转移情况。
2.相关机制:肿瘤细胞增殖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宫颈癌患者可能因疾病导致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从而引起消瘦。
(二)乏力
1.表现: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容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不佳;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感觉做事容易累;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体质差的人群,本身可能易乏力,但肿瘤相关乏力是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的。有宫颈癌病史出现乏力需考虑盆腔淋巴结转移等病情变化。
2.相关机制:肿瘤代谢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另外肿瘤消耗机体能量也会引起乏力。
三、其他相关表现
(一)排尿排便异常
1.表现:如果盆腔淋巴结转移压迫输尿管,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压迫直肠可能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等。儿童出现此类情况可能表现为排尿哭闹、排便异常等;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情况可能会影响对排尿排便异常的判断,但需谨慎区分;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的人群,本身可能有排便异常,但肿瘤引起的多有其他伴随表现。有宫颈癌病史出现排尿排便异常要排查盆腔淋巴结转移压迫相关结构的可能。
2.相关机制:肿大的盆腔淋巴结压迫泌尿系统的输尿管或消化系统的直肠,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出现相应的排尿排便异常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