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用嗓、戒烟限酒、改善环境)和调整饮食(清淡、多吃蔬果、避免刺激食物);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含漱液、含片)和全身用药(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用中成药清热利咽);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冷冻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各有特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用药,孕妇用药需评估利弊,老年人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耐受情况。
一、一般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用嗓,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对于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需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等刺激物会持续损伤咽部黏膜,加重慢性咽炎症状。例如,长期吸烟的慢性咽炎患者,其咽部黏膜的炎症状态往往更难改善,而戒烟后咽部不适症状有一定程度缓解的相关研究已有报道。同时,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如在粉尘环境工作的人群,加强防护后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及症状严重程度均有所降低。
2.调整饮食: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咽部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这类食物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加重炎症。比如,经常食用辛辣食物的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充血情况往往更为明显。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含漱液: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可清洁咽部,减轻炎症反应。这些含漱液能通过冲刷咽部,去除咽部的分泌物、细菌等,从而缓解咽部的不适感,相关含漱液的临床应用已有多年历史,被广泛认可用于慢性咽炎的辅助治疗。
含片:如碘喉片、薄荷喉片等,可起到杀菌、消炎、清凉止痛的作用,直接作用于咽部局部,缓解咽部疼痛、干燥等症状。
2.全身用药:
抗生素:一般情况下慢性咽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如出现咽部脓苔、发热等症状时,可根据病情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不过,使用抗生素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等问题。
中成药:部分中成药具有清热利咽的作用,如咽炎片、清喉利咽颗粒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慢性咽炎的相关症状,但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三、物理治疗
1.激光治疗:对于肥厚性咽炎,可采用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的热效应使肥厚的淋巴滤泡缩小,但要注意激光治疗的深度和范围,避免过度治疗导致咽部黏膜损伤过重,影响患者的吞咽等功能。
2.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作用于咽部病变组织,使其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某些类型的慢性咽炎病变,但治疗后可能会有咽部短暂的不适感等,需密切观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咽炎的治疗需更加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室内合适的温湿度等。在药物选择上,应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肝肾功能等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局部用药时要注意剂量和方法,防止儿童误吞等情况发生。例如,儿童使用含漱液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避免误咽。
2.孕妇:孕妇患慢性咽炎时,用药需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环境等缓解症状。如果必须用药,应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慢性咽炎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使用慢性咽炎药物时需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在物理治疗等操作时要更加关注其耐受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