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致,发热明显、怕热、汗多、流黄浊涕、咽痛明显等,治以辛凉解表,预防需避高温、锻炼等;风寒感冒因风寒侵袭起,发热轻、怕冷、无汗或少量汗、流清稀涕、咽痛轻等,治以辛温解表,预防要保暖、耐寒锻炼等,二者病因、症状、治疗、预防各有不同。
一、病因方面
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之邪所致,常见于气候温暖多风的春季或夏季,人体劳累过度后吹风受凉等易引发,风热之邪侵袭肌表,肺气失和而发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因感受风热之邪发病,尤其在炎热季节,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又突然接触外界热空气的人群更易患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通常是人体劳累后,吹风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引发。多见于寒冷的冬季,风寒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导致卫阳被遏,肺气失宣。各年龄段都可能患病,尤其在冬季保暖不当、体质较弱者更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而患风寒感冒。
二、症状表现方面
(一)发热情况
风热感冒:一般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多在38℃以上,有怕热的表现。
风寒感冒:发热程度相对较轻,体温多在38℃以下,可能有轻微怕冷的感觉。
(二)怕冷与出汗情况
风热感冒:一般不怕冷或者怕热明显,出汗较多,但出汗后发热等症状不一定能完全缓解。
风寒感冒:明显怕冷,通常无汗或者仅有少量汗出,汗出后怕冷症状可能稍有减轻,但发热等症状不易消退。
(三)鼻塞流涕情况
风热感冒:流黄浊涕,鼻塞症状相对明显。
风寒感冒:流清稀涕,鼻塞症状也较为明显,但鼻涕质地清稀。
(四)咽喉症状
风热感冒:咽喉疼痛比较明显,可能伴有咽部红肿,可伴有口渴想喝水的表现。
风寒感冒:咽喉疼痛相对较轻,一般咽部无明显红肿,口渴不明显或者口渴喜热饮。
(五)其他症状
风热感冒:可能伴有头痛、咳嗽,咳嗽咯黄痰,舌苔薄黄,脉浮数等表现。
风寒感冒:可能伴有头痛,咳嗽咯白稀痰,舌苔薄白,脉浮紧等表现。
三、治疗原则方面
(一)风热感冒
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可选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中成药,如银翘解毒片等,通过疏散风热,使外邪从表而解。各年龄段用药需根据具体情况,儿童用药需选择儿童专用的辛凉解表药物,且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
饮食上宜吃清淡、易消化且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苦瓜、梨等,避免食用辛辣、温热、油腻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热邪。
(二)风寒感冒
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等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中成药,通过发汗散寒,使风寒之邪从汗而解。儿童风寒感冒用药同样需谨慎,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如小儿感冒颗粒等,且要注意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调整用量。
饮食上宜吃温热性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葱白粥等,有助于发散风寒,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等,以免加重寒邪在体内的停滞。
四、预防方面
(一)风热感冒预防
夏季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与外界温度差不宜过大,出汗后不要立即吹冷风。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御风热之邪的能力,饮食上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对于儿童,要注意夏季衣着的合理,不要穿得过多过厚,活动后及时擦干汗水,保持皮肤干爽,减少风热感冒的发生风险。
(二)风寒感冒预防
冬季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颈部、脚部的保暖。避免在寒冷大风天气外出,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帽子等。平时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等,但要注意适度,儿童进行耐寒锻炼需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避免因寒冷刺激导致不适。饮食上冬季可适当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但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对于儿童,冬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增强体质,预防风寒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