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有咽部不适等症状;慢性咽炎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等多种因素导致,有咽部不适感等症状,医生通过病史询问和咽部检查等诊断,生活中要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因素、增强体质,儿童和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咽炎的定义
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慢性咽炎则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导致。
二、急性咽炎的相关情况
1.病因方面
病毒感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病毒感染引发急性咽炎,比如在集体生活的儿童群体中,病毒传播较快,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细菌感染:主要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往往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受凉等情况下,细菌大量繁殖而致病。
2.症状表现:起病较急,患者可感觉咽部干燥、灼热,随后出现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可能因咽痛而拒食。
三、慢性咽炎的相关情况
1.病因方面
局部因素: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是慢性咽炎最常见的原因,如急性咽炎未得到彻底治疗,炎症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如鼻窦炎,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慢性扁桃体炎可直接蔓延至咽部,引起慢性咽炎。
长期张口呼吸,空气没有经过鼻腔的温暖、湿润等处理直接进入咽部,干燥的空气刺激咽部黏膜;烟酒过度,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以及过量饮酒都会对咽部黏膜造成损伤,引发慢性咽炎。
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等全身性疾病,可导致全身抵抗力下降,咽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慢性咽炎。
2.症状表现:患者常有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还可伴有轻微疼痛,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早上起床时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咳嗽,伴恶心,咳出少量黏痰。
四、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因等,然后进行咽部检查,观察咽部黏膜的颜色、是否有充血、肿胀、淋巴滤泡增生等情况来初步诊断咽炎。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辅助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等情况。
五、预防及注意事项
1.生活方式方面
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有助于清除口腔内的病菌和食物残渣,预防咽炎。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监督儿童正确刷牙等。
避免刺激因素:戒烟限酒,减少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对于有鼻部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鼻部疾病,以减少对咽部的不良影响。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机体抵抗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锻炼方式可有所不同,儿童可选择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易患咽炎。要注意儿童的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如果儿童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抵抗力相对较低,要关注其咽部健康状况。如果老年人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咽部的恢复。在生活中要提醒老年人注意口腔卫生,合理饮食,适当进行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