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急性期休息、寻找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有抗组胺、改善血管通透性、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肾脏受累有相应特殊处理;特殊人群如儿童和成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需综合病情等多因素个体化治疗以促康复、减少复发和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劳累,因为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血管的损伤,导致紫癜加重或复发。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看护,避免其剧烈跑动等。
(二)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积极寻找可能的过敏原,如食物(鱼虾、蛋类等)、药物、感染等。例如,若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应严格避免食用;对于有感染灶的患者,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等,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这是因为过敏原是引发过敏性紫癜的重要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减少疾病的复发风险。
二、药物治疗
(一)抗组胺药物
如氯雷他定等,可缓解过敏相关的症状,如皮肤瘙痒等。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情况,适用于以皮肤紫癜伴瘙痒等过敏表现为主的患者,儿童患者也可使用,但需根据年龄调整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二)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
常用的有维生素C等。维生素C可以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一般来说,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维生素C来发挥作用,对于儿童患者,可通过口服制剂补充,能帮助减轻血管的损伤情况。
(三)糖皮质激素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出现关节肿痛、腹痛、肾脏受累等情况时可使用。例如,当患者出现严重的腹痛,考虑是消化道黏膜血管炎症引起时,可短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能迅速缓解症状,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等,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
(四)免疫抑制剂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肾脏病变等情况时,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易复发时可选用。如环磷酰胺等,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因为其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感染等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更要谨慎评估其获益与风险。
三、肾脏受累的特殊处理
(一)血尿、蛋白尿的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除了上述的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外,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对于轻度的肾脏受累,可能随着过敏性紫癜病情的控制而逐渐缓解;对于较严重的肾脏受累,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加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但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肾功能不全的处理
当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时,治疗会更加复杂。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等,如血液透析等,但这是在病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会采取的措施,同时要关注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支持等问题,确保其生长发育不受严重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人群,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例如,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权衡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合适的剂型和最短的有效疗程;对于抗组胺药物等,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准确用药。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皮肤紫癜的变化、有无腹痛、血尿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
(二)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情况。如果同时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过敏性紫癜治疗药物,避免药物之间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