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局部因素包括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扁桃体慢性炎症、咽部反流;全身因素有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环境因素涉及空气污染、气候季节变化,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咽部黏膜状态或全身抵抗力从而引发慢性咽炎。
一、局部因素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急性咽炎如果没有得到彻底治愈,炎症反复刺激咽部黏膜,就容易转为慢性咽炎。例如,儿童时期如果经常发生急性咽炎,若治疗不彻底,成年后患慢性咽炎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急性咽炎更容易迁延不愈。
2.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鼻腔、鼻窦的炎症会使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比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不断倒流到咽部,持续刺激咽部,久而久之就引发慢性咽炎。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本身患有鼻窦炎的人群更易出现。
3.扁桃体慢性炎症:扁桃体慢性炎症可直接蔓延至咽部,导致慢性咽炎。例如,一些扁桃体反复发炎的患者,炎症波及咽部,使咽部黏膜处于持续的炎症状态。青少年时期扁桃体炎较为常见,如果反复发炎,就可能埋下慢性咽炎的隐患。
4.咽部反流: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引起慢性炎症。尤其是一些肥胖人群、老年人,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原因,更容易发生咽部反流。比如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对胃部压力增大,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老年人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也易出现反流情况。
二、全身因素
1.贫血:贫血患者全身抵抗力下降,咽部黏膜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咽部黏膜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局部抵抗力减弱,易引发慢性咽炎。这种情况在女性经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或者营养不良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2.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会使胃部排空时间延长,胃内食物反流刺激咽部的概率增加,同时也会影响全身的营养状态,间接导致咽部抵抗力下降。比如一些饮食习惯不良,经常暴饮暴食的人,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进而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层都可能发生,尤其在饮食不规律的人群中更突出。
3.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其炎性分泌物可长期刺激咽部。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时产生的分泌物会不断刺激咽部,导致咽部黏膜反复发炎。这类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长期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咽部受影响较大。
4.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包括咽部黏膜干燥等,容易引发慢性咽炎。更年期女性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体的激素平衡被打破,咽部黏膜的生理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5.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A、B族维生素缺乏,可引起咽部黏膜上皮增厚、角化,容易导致慢性咽炎。比如一些挑食、偏食的人群,长期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足,就可能出现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增加患慢性咽炎的可能性。各年龄层都可能发生,青少年挑食可能导致维生素缺乏,进而引发慢性咽炎。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长期处于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的环境中,如工厂车间、化工区域等,咽部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例如在煤矿工作的人群,长期吸入粉尘,咽部黏膜不断受到粉尘的刺激,易引发慢性咽炎。不同职业人群中,从事有粉尘或化学气体接触工作的人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2.气候、季节变化:寒冷、干燥的气候可使咽部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干燥的空气还会使咽部黏膜腺体分泌减少,黏液黏稠,不易咳出,容易引发慢性咽炎。比如在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咽部不适的症状,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就可能发展为慢性咽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都可能受其影响,尤其在气候差异较大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