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一组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分完全性和部分性,有停经后阴道流血等表现,年龄是相关因素;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表现,多见于生育年龄有葡萄胎妊娠史女性;绒癌高度恶性,继发于多种妊娠后,有阴道持续流血等表现,可见于育龄及绝经后女性;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较少见,多见于生育期女性,有闭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表现,诊断靠多种检查,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不同类型有差异需个体化治疗。
1.葡萄胎
定义与特点:葡萄胎是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一般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反复发生,有时可自然排出水泡样组织。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多数患者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并伴有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异常升高。
年龄因素影响:年轻女性也可能发生葡萄胎,但部分性葡萄胎可见于各年龄段,完全性葡萄胎高发年龄为20-30岁和>40岁,年龄是葡萄胎发病的相关因素之一,年龄过小或过大的女性发生葡萄胎的风险相对较高。
2.侵蚀性葡萄胎
定义与特点: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多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行为,但恶性程度一般不高,多数仅造成局部侵犯,远处转移较少见。
临床表现:多在葡萄胎排空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hCG持续异常升高。若侵蚀子宫肌层,子宫增大,病灶穿破子宫浆膜层时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及腹痛。转移灶表现因转移部位不同而各异,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转移至阴道可在阴道黏膜可见紫蓝色结节,破溃时可发生大出血。
年龄与妊娠史影响: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多有葡萄胎妊娠史,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发生侵蚀性葡萄胎时,需权衡治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3.绒毛膜癌
定义与特点: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绒癌的滋养细胞不形成绒毛或水泡状结构,高度侵袭破坏血管,远处转移发生早且广泛。
临床表现:在葡萄胎排空、流产或足月产后,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hCG水平持续异常升高。若发生转移,转移部位症状因转移灶所在部位不同而不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盆腔、肝、脑等。例如,转移至脑时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偏瘫及昏迷等;转移至肝时可出现上腹部或肝区疼痛等。
年龄与妊娠史影响:可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也可见于绝经后女性,有过异常妊娠(如葡萄胎、流产、足月产等)史的女性发生绒癌的风险相对增加,年轻女性发生绒癌时,治疗不仅要考虑肿瘤的控制,还需考虑对未来生育等方面的影响。
4.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定义与特点: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较少见,是一种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滋养细胞肿瘤,肿瘤细胞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之间,多数为良性临床经过,但也有少数具有恶性潜能。
临床表现: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可继发于足月产、流产或葡萄胎后,多表现为闭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月经过多。hCG水平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年龄与妊娠史影响: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有妊娠史的女性需关注产后或流产后的阴道流血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hCG测定、超声、CT、MRI等检查,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不同类型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