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致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病因复杂,发作形式多样,诊断靠病史、脑电图等,治疗用抗癫痫药且需预防;惊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伴意识障碍的症状,病因多为发热等,发作有典型表现,诊断要明病因及相关检查,治疗针对病因,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注意护理及处理。
惊厥:是一种症状,通常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应急性肌肉收缩反应,多因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因素诱发。比如,儿童高热时容易出现惊厥,这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刺激容易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肌肉收缩。
病因差异
癫痫: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约占癫痫病因的30%-40%,许多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已被识别,如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等;脑部结构异常,如脑发育畸形(如无脑回畸形、巨脑回畸形等)、脑部肿瘤、脑血管畸形等;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脑外伤,如产伤、颅脑外伤等;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等。
惊厥:常见病因多为发热,尤其是儿童,6个月-5岁儿童高热时惊厥发生率较高,这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高热容易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感染也是重要病因,如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还有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钙、低血镁等,可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惊厥;另外,如窒息、中毒等也可能引发惊厥。
发作表现不同
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全面性发作时可表现为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等,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先出现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随后转为阵挛性收缩;部分性发作可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如面部肌肉抽搐、肢体局部抽搐等,发作时意识可能清楚,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单纯部分性发作中的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的节律性抽动。
惊厥: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面部及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短则数秒至数分钟,长的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例如,高热惊厥时,患儿多先有高热,然后出现惊厥表现,惊厥发作后可能恢复意识相对较快,但容易反复发生。
诊断与鉴别
癫痫: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发作时的表现、发作频率、诱发因素等,同时结合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约有80%的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记录到痫性放电。此外,还需要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脑部是否存在结构异常。
惊厥:诊断首先要明确惊厥是由何种病因引起,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如发热情况、感染史、既往是否有类似发作等,同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包括血钙、血镁、血糖等)、脑电图等。例如,对于高热惊厥的儿童,在排除颅内感染等其他病因后,结合高热病史可诊断为高热惊厥。
治疗与预防侧重点
癫痫:治疗主要是长期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根据癫痫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如部分性发作可选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全面性发作可选用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在预防方面,对于有遗传倾向的癫痫患者,要进行遗传咨询;对于脑部结构异常引起的癫痫,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惊厥:对于高热惊厥的儿童,主要是控制体温,当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儿童用药剂量等情况),同时要防止惊厥发作时的意外伤害,如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等。对于由感染引起的惊厥,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对于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惊厥,要纠正电解质紊乱。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是惊厥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护理上要更加注意,保持环境安全,避免高热等诱发因素;对于老年人出现惊厥,要考虑是否有脑部血管疾病、肿瘤等病因,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