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患肠胃炎需遵循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粥、软面条,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吃蒸熟苹果、山药等适宜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高纤维粗粮等食物,不同年龄段孩子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婴儿期母乳喂养妈妈需注意饮食、人工喂养可换低乳糖奶粉,幼儿期要注意食物温度、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一、饮食原则
1.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米粥:小米粥或大米粥是不错的选择。小米富含维生素B群等营养成分,大米粥容易消化,能为孩子提供一定的能量,而且不会给肠胃造成过重负担。例如,将小米或大米加水煮至软烂,孩子食用后可以补充水分和能量,有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
软面条:可以煮一些细面条,如挂面等。面条经过煮制后变得柔软,易于消化吸收。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加入少量的青菜末等,增加营养的同时也能让孩子更有食欲。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口服补液盐:肠胃炎可能会导致孩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良好选择。它可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冲调后给孩子饮用,能有效预防和纠正脱水情况。因为肠胃炎会使孩子频繁腹泻或呕吐,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口服补液盐能针对性地补充,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温白开水:少量多次给孩子喝温白开水,也有助于补充水分,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加重肠胃负担。一般每次可以喝10-20毫升,每隔10-15分钟喝一次。
二、适宜食物举例
1.蒸熟的苹果:苹果中含有果胶,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将苹果洗净后蒸熟,孩子食用后可以缓解腹泻症状。因为蒸熟的苹果中的果胶在加热后更加稳定,能在肠道内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菌,起到止泻的效果。
2.山药: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将山药煮熟后制成泥状给孩子食用。山药富含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能促进孩子的消化功能,对于肠胃炎后肠胃功能较弱的孩子很有好处。例如,把山药去皮蒸熟,然后用勺子压成泥,可根据孩子口味加入少量白糖等调味,但要注意适量。
三、需避免的食物
1.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可能会导致孩子腹痛、腹胀等症状加重。因为肠胃炎时孩子的消化功能本来就受到影响,摄入油腻食物后,肠胃需要花费更多的能量来消化,这不利于肠胃的恢复。
2.辛辣刺激性食物:像辣椒、芥末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肠胃蠕动加快,可能会加重腹泻、呕吐等症状。孩子的肠胃在患病期间比较敏感,辛辣刺激性食物会进一步损伤肠胃黏膜,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3.高纤维粗粮:如全麦面包、糙米等。在肠胃炎急性发作期,高纤维粗粮不易消化,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因为孩子在肠胃炎时肠胃功能减弱,难以消化这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四、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注意事项
1.婴儿期(0-1岁)
婴儿患肠胃炎时,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食物。同时,冲泡奶粉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避免过浓或过稀。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在肠胃炎期间可以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粉,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因为有些婴儿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普通奶粉中的乳糖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
2.幼儿期(1-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但在肠胃炎时要更加严格地遵循饮食原则。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适宜,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可能刺激孩子的肠胃。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边吃边玩,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等意外情况,也要避免孩子一次性进食过多。
总之,小孩子患肠胃炎时,通过合理调整饮食,遵循清淡易消化、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原则,选择适宜的食物并避免不良食物,有助于孩子肠胃功能的恢复。如果孩子肠胃炎症状较为严重,如持续频繁呕吐、腹泻量大、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