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老人护理需从体位、皮肤、呼吸道、饮食、康复、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包括定时更换体位保持功能位、做好皮肤清洁预防压疮、翻身拍背指导呼吸、保证营养水分摄入、开展被动和协助主动运动、关注心理并根据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特点调整护理方案兼顾基础疾病管理。
一、体位护理
1.卧位选择:偏瘫老人应定时更换体位,预防压疮。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采用仰卧位与患侧、健侧卧位交替的方式。仰卧位时,头下可垫低枕,患侧肩部下方垫薄枕使肩部稍前突,上肢伸展,手掌向上,下肢腘窝处垫小枕使膝关节微屈;患侧卧位时,背后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掌心向上,患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健侧卧位时,患侧下肢下方垫软枕,使髋关节微屈,膝关节、踝关节呈自然屈曲位。
2.保持肢体功能位:无论是哪种卧位,都要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上肢应处于肩关节外展50°、前屈30°、肘关节微屈、腕关节背伸30°-40°、手指轻度屈曲的功能位;下肢应处于髋关节伸直、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90°背屈的功能位,这样可以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
二、皮肤护理
1.清洁皮肤:每天用温水擦拭老人的身体,尤其是容易出汗和污垢积聚的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对于大小便失禁的老人,要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在局部涂抹保护皮肤的药膏,如氧化锌软膏等。
2.预防压疮:除了定时翻身外,还要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如发现皮肤发红、破溃等压疮先兆,应及时采取措施。可以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辅助工具,减轻局部压力。同时,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干燥、平整,避免有碎屑等刺激皮肤。
三、呼吸道护理
1.翻身拍背:定时为老人翻身并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老人背部,每次拍背10-15分钟,每天3-4次。
2.指导呼吸:鼓励老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帮助其改善呼吸功能。如果老人咳痰困难,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等治疗,稀释痰液,便于排出。
四、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例如,可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吞咽困难的老人,要注意食物的质地,可将食物制成糊状或泥状,避免呛咳。
2.保证水分摄入:鼓励老人多饮水,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预防便秘等问题。
五、康复护理
1.被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为老人进行被动运动,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每次每个关节活动5-10次,每天3-4次。被动运动可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
2.协助主动运动:随着病情恢复,逐渐协助老人进行主动运动,如让老人尝试自己进行肢体的屈伸、坐起、站立等动作,根据老人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康复训练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六、心理护理
1.关注情绪变化:偏瘫老人由于身体功能受限,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与老人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安慰。例如,倾听老人的诉求,鼓励老人树立康复的信心。
2.营造良好氛围:为老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积极的家庭氛围,让老人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有助于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以老年女性为例)
老年女性偏瘫老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皮肤更为娇嫩,在皮肤护理时要更加轻柔。在康复护理中,要根据其身体恢复情况适当调整训练强度,避免因过度劳累影响恢复。同时,要关注其内分泌等身体变化对康复的影响,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护理方案。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老年偏瘫老人,要在护理中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如控制饮食、监测血压血糖等,以促进整体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