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咽喉癌相关症状表现,包括不同人群的咽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及颈部肿块情况,可通过间接喉镜检查初步观察,重点排查吸烟饮酒、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及有慢性咽喉疾病病史的高危人群,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一、观察症状表现
1.咽喉部异物感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出现,但对于长期吸烟、饮酒的中老年人,更需警惕。男性由于社会交往中吸烟饮酒等习惯相对较多,患咽喉癌的风险可能相对略高。生活方式上,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的人群,如煤矿工人、化工厂工人等,咽喉部异物感更需关注。病史方面,有慢性咽喉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出现持续不缓解的异物感要格外重视。正常情况下咽喉异物感可能是短暂的,如进食过快时,但如果异物感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不消失,就需要引起警觉。
声音嘶哑:成年人声音嘶哑如果持续超过2周仍未缓解,要考虑咽喉部病变可能。儿童声音嘶哑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如用声过度等,但如果是不明原因的长期声音嘶哑,也需排查。女性如果长期用声过度,如教师等职业,出现声音嘶哑也应留意。生活方式中过度用声会增加声音嘶哑的风险,病史中有喉部外伤等情况的,声音嘶哑更要重视。咽喉癌导致的声音嘶哑是由于肿瘤侵犯声带或喉返神经等引起,与一般炎症等导致的声音嘶哑不同,往往呈进行性加重。
咽喉疼痛:如果咽喉部疼痛持续存在,且经一般抗炎等治疗无效,要考虑咽喉癌可能。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表述疼痛,但如果出现反复哭闹、拒食等情况,结合咽喉部检查也需考虑。男性如果有长期吸烟史,咽喉疼痛更要警惕。生活方式中吸烟、饮酒等刺激会加重咽喉部炎症反应,增加疼痛持续不愈的风险。病史中有咽喉部创伤等情况的,疼痛持续不缓解时要排查咽喉癌。
2.颈部肿块
年龄上,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颈部肿块,但儿童颈部肿块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儿童颈部肿块恶性的可能性相对成人有其特点。男性和女性在颈部肿块方面无绝对性别差异,但不同病因导致的颈部肿块在不同性别中的常见原因有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等的人群,颈部肿块风险增加。病史中有头颈部肿瘤病史的人群,颈部新出现肿块要高度警惕咽喉癌转移等情况。咽喉癌可能导致颈部淋巴结转移,从而出现颈部肿块,这种肿块往往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逐渐增大。
二、进行简单自查动作
1.间接喉镜检查(自我初步观察)
方法:可对着镜子,用手电筒照亮咽喉部,尽量发“啊”音,观察咽喉部情况。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较难配合,需要家长协助,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轻柔地让儿童配合观察。对于成年人,要注意光线角度,尽量清晰看到咽喉部的黏膜、声带等情况。如果发现咽喉部有异常新生物、溃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但这种自我观察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可能观察不全面,而且对于咽喉深部的情况可能无法准确判断。
三、注意高危人群的重点排查
1.吸烟饮酒人群
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会刺激咽喉黏膜,长期刺激可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增加咽喉癌的发病风险。饮酒会损伤咽喉黏膜,并且酒精是一种致癌物的溶剂,能促进致癌物进入咽喉组织。这类人群要更加频繁地关注自身咽喉部情况,一旦出现上述任何可疑症状,要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2.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人群
如长期接触石棉、芥子气等化学物质的人群,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咽喉部的细胞,导致细胞发生癌变。他们需要定期进行咽喉部的检查,除了自我观察症状外,还应按照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筛查,如喉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咽喉癌。
3.有慢性咽喉疾病病史人群
像慢性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患者,由于咽喉部长期处于炎症状态,黏膜反复受损修复,容易发生细胞的异常增殖,进而增加咽喉癌的发病几率。这类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咽喉部症状的变化,当症状出现异常改变时,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咽喉部检查,包括喉镜等,以排除咽喉癌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