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清鼻涕与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有关系,可通过伴随症状、舌苔脉象等鉴别,且无论是哪种感冒导致流清涕都可采用非药物干预,包括保证休息、适量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细节。
一、流清鼻涕与风寒感冒的关系
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引起,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其流清鼻涕的特点是清稀如水样,常伴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等表现。从中医理论角度,风寒之邪束表,卫阳被遏,肺失宣降,津液代谢相对清稀流出形成清涕。现代医学虽没有风寒感冒的明确理论,但从临床观察,风寒感冒患者流清涕时,往往机体处于一种对外界寒邪的防御状态,鼻腔分泌物性质偏清稀。对于儿童来说,风寒感冒导致流清涕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因为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受寒后容易加重病情;对于成年人,风寒感冒流清涕时也需要注意休息,让机体有较好的恢复环境。
二、流清鼻涕与风热感冒的关系
风热感冒是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流清鼻涕相对少见,多表现为流黄浊涕,同时伴有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舌苔薄白微黄等表现。从中医理论解释,风热之邪犯表,肺卫失和,热邪蒸迫津液,一般津液相对浓稠,所以多为黄浊涕,但也有部分患者初期可能因病情阶段不同出现清涕情况,但相对风热感冒整体表现来说,清涕不是典型特征。在现代医学范畴,风热感冒的症状也是机体对风热病邪作用的一种反应,鼻腔分泌物在风热之邪影响下,性质和量与风寒感冒有所不同。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风热感冒流清涕相对少见,若出现需关注是否有其他潜在因素,因为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一旦出现感冒症状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孕妇,若患风热感冒流清涕,要谨慎对待,因为孕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用药需更加谨慎,首先考虑通过非药物方式缓解症状,如多休息、适量饮水等。
三、流清鼻涕在感冒中的鉴别要点
1.伴随症状
风寒感冒除流清涕外,恶寒重是突出表现,即怕冷明显,需添加较多衣物、靠近热源等才能缓解,发热一般较轻,多为低热。而风热感冒除流黄浊涕多见外,发热重,体温往往较高,可能超过38℃,同时伴有明显的咽喉红肿疼痛等热象表现。
儿童患风寒感冒流清涕时,可能还会出现精神相对不振,食欲减退等情况,因为儿童脏腑娇嫩,感受外邪后影响消化功能等;而儿童患风热感冒流清涕时,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等表现,相对风寒感冒儿童的状态有所不同。
2.舌苔脉象
风寒感冒舌苔多为薄白苔,脉象多为浮紧脉,浮脉主表,紧脉主寒。风热感冒舌苔薄白微黄或黄,脉象多为浮数脉,浮脉主表,数脉主热。通过舌苔脉象的辨别可以辅助区分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导致的流清涕情况,但这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对于普通人群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思路。
老年人患感冒时,舌苔脉象表现可能不典型,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病邪的反应不如年轻人明显,所以在判断时需要综合其他症状全面考虑,不能仅依靠舌苔脉象单一因素。
四、流清鼻涕感冒的非药物干预
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导致流清涕,都可以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首先是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病邪。对于儿童,要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睡眠时间;对于成年人,也需要避免过度劳累,让机体处于修复状态。其次是适量饮水,多喝温水可以湿润呼吸道,有助于鼻腔分泌物的稀释和排出,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导致流清涕,都可以通过饮水来缓解不适。对于儿童,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防止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呕吐等情况;对于老年人,饮水也需要适量,避免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也很重要,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这样可以让呼吸道感觉舒适,减轻流清涕等感冒症状带来的不适。对于特殊人群孕妇,在非药物干预时要特别注意,休息要保证质量,饮水要注意不要喝太凉的水,室内环境要格外注意舒适,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