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损伤的因素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因素。产前有母亲疾病影响(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感染风疹病毒等)及胎盘脐带异常(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绕颈过紧等);产时有难产(产程延长、助产器械操作不当)和胎儿窘迫(胎心异常等致脑组织缺氧);产后有新生儿窒息(窒息时间长致脑损伤)、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毒素影响脑组织)、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过高沉积损伤神经细胞)、颅脑外伤(头部受外伤致颅脑损伤)。
一、产前因素
1.母亲疾病影响
母亲在孕期患有某些严重疾病可能导致婴儿脑损伤。例如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当血压严重升高时,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使胎儿在宫内处于缺氧状态,长期缺氧可损伤胎儿的脑组织。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所生婴儿发生脑损伤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群体。另外,母亲患有糖尿病,尤其是未良好控制血糖的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环境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儿脑发育异常,增加脑损伤的发生几率。
母亲孕期感染某些病原体也会引发婴儿脑损伤。如孕期感染风疹病毒,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出现脑损伤相关表现,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等脑损伤相关问题。
2.胎盘脐带异常
胎盘功能异常是导致婴儿脑损伤的重要产前因素。胎盘早剥会使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发生剥离,阻断胎儿的血液供应,胎儿迅速出现缺氧,进而损伤脑组织。胎盘前置也是常见情况,前置胎盘在孕期可能发生出血,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增加脑损伤风险。脐带异常如脐带绕颈过紧、脐带扭转、脐带脱垂等,会直接影响胎儿的血供和氧供,导致胎儿脑缺氧缺血,长期缺氧缺血可造成脑损伤。例如脐带绕颈过紧时,随着胎儿的活动,绕颈的脐带会进一步压迫血管,使胎儿脑血流减少,引发脑损伤。
二、产时因素
1.难产
难产过程中胎儿可能长时间处于产道内,导致缺氧。例如产程延长,胎儿在子宫内被迫长时间承受压力,呼吸循环受到影响,脑组织缺氧缺血。难产时使用产钳等助产器械操作不当,可能直接对胎儿头部造成机械性损伤,如产钳使用时位置不当,可导致胎儿头颅骨折、颅内出血等,进而引发脑损伤。
2.胎儿窘迫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出现窘迫情况,如胎心异常等,提示胎儿在宫内有缺氧表现。胎儿窘迫持续存在时,会使胎儿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例如胎心持续低于正常范围(110-160次/分钟),说明胎儿脑供氧不足,长时间的缺氧会导致脑细胞受损,引发脑损伤。
三、产后因素
1.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出生后发生窒息,如呼吸、心跳骤停等情况,会使全身各器官包括脑组织缺血缺氧。窒息时间越长,对脑组织的损伤越严重。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后发生脑损伤的概率较高,轻度窒息可能引起脑功能的暂时异常,而重度窒息则极易导致脑实质的严重损伤,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进而影响婴儿的神经发育。
2.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发严重感染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可影响脑组织。例如新生儿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繁殖,产生的毒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脑炎、脑膜炎等,导致脑损伤。常见的如B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损伤,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脑损伤相关症状。
3.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可引发胆红素脑病。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沉积在基底神经节、丘脑、海马等部位,损伤神经细胞,导致脑损伤。尤其是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阈值(如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脑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可出现手足徐动、智力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等脑损伤后遗症。
4.颅脑外伤
出生后的婴儿如果头部受到外伤,如坠落、撞击等,可直接导致颅脑损伤,引起脑实质损伤、颅内出血等,进而引发脑损伤。例如婴儿从床上坠落,头部着地,可能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影响脑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出现脑损伤相关表现,如哭闹不安、呕吐、意识改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