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鼻咽镜、影像学等,控制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术前一天给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术前6-8小时禁食固体、4小时禁饮清亮液体,指导保持口腔卫生;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婴幼儿要密切关注呼吸,合并严重疾病者多学科会诊评估风险并监测相关情况。
一、术前评估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
血常规:了解患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情况,若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需进一步评估感染控制情况,因为感染未控制时进行手术可能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患儿,血常规指标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如新生儿白细胞计数(15-20)×10/L,儿童(4-12)×10/L等。
凝血功能检查:查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若凝血功能异常,手术中可能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需要在术前进行相应处理。
鼻咽镜检查:明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观察腺样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是否堵塞后鼻孔严重等,这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影像学检查:如鼻咽部X线侧位片或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腺样体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伴有鼻窦炎等情况,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
2.控制基础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患儿术前存在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需要积极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考虑手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手术易导致出血增多,且感染可能扩散。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至少1-2周后再行手术较为安全。
过敏性鼻炎: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要控制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过敏症状,减少鼻黏膜的水肿,因为鼻黏膜水肿会影响手术操作,且不利于术后恢复。通常需要将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控制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减轻后再进行手术。
二、术前生活护理
1.饮食方面
术前一天:建议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坚硬、难以咀嚼的食物,防止患儿在术中因呕吐等情况导致误吸。例如,避免让患儿食用炸鸡、坚果等食物。
术前禁食水:一般要求患儿在术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4小时禁饮清亮液体(如清水、母乳等)。这是为了防止手术过程中患儿呕吐引起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禁食水的时间可能有细微差异,如新生儿术前禁食时间相对较短,但总体遵循上述原则。
2.口腔卫生
术前要指导患儿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因为良好的口腔卫生可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可协助其进行口腔清洁,如用湿润的纱布擦拭牙龈和牙齿等。
三、心理护理
1.针对患儿
由于手术对于患儿来说是一种创伤性操作,患儿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温和的态度、耐心的沟通,向患儿解释手术的过程、必要性以及安全性,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如通过绘本、动画等形式让患儿了解手术相关情况,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例如,向患儿说明手术是为了让他们呼吸更顺畅、身体更健康等。
2.针对家长
家长也可能存在焦虑情绪,医护人员要向家长详细介绍手术的流程、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等,让家长了解整个治疗过程,增强家长的信心,从而帮助患儿更好地度过术前时期。家长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患儿。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婴幼儿腺样体肥大术前更要密切关注其呼吸情况,因为婴幼儿气道相对狭窄,腺样体肥大会加重呼吸困难。要确保其呼吸通畅,若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需及时与医生沟通。同时,在术前护理中要更加细致,如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湿度适宜等,维持良好的呼吸环境。
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
对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严重疾病的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前要多学科会诊,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例如,合并哮喘的患儿,要将哮喘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喘息症状缓解、肺功能基本正常等,才能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的呼吸、血氧等情况,防止哮喘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