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常见腹部不适、腹部肿块、月经紊乱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蒂扭转(突发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年轻女性及活动度好的大囊肿者易发生,因蒂部扭转致血液供应受阻)和破裂(突然剧烈腹痛,伴腹腔内出血表现,自发性或外伤性破裂,性生活剧烈可诱发,因液体或内容物流入腹腔刺激腹膜,破裂致血管损伤可引起腹腔内出血)等特殊情况相关症状。
一、常见症状
(一)腹部不适
1.表现
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有胀满感、隐痛或钝痛等。例如,有些患者会描述自己的腹部有轻微的坠胀感,这种不适可能会在活动后或久站时有所加重。对于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年轻女性如果经常有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腹部不适的感觉相对更明显;而中老年女性如果有长期久坐的生活方式,腹部不适可能会在久坐后更为突出。
2.机制
卵巢囊肿会占据卵巢的空间,随着囊肿的增大,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从而引起腹部的不适感。同时,囊肿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或牵扯周围组织,进而产生疼痛等不适感觉。
(二)腹部肿块
1.表现
患者自己或他人可在下腹部摸到肿块。肿块的大小不一,小的囊肿可能在腹部触诊时不易被发现,而较大的囊肿则可在下腹部明显摸到。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在进行妇科检查时也可能发现附件区的肿块。不同年龄的女性,肿块发现的情况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如果出现卵巢囊肿,可能因为身体发育等原因,肿块发现相对较晚;而育龄期女性由于月经周期等因素,可能会更早察觉腹部肿块的存在。
2.机制
卵巢囊肿是卵巢内形成的囊性结构,随着囊肿内液体或其他物质的积聚,囊肿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大小后,就可以在腹部触及到。如果是生理性囊肿,其形成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如黄体囊肿,在月经周期的特定阶段形成,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在消退前也可能表现为腹部肿块。
(三)月经紊乱
1.表现
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的改变和月经量的异常。月经周期可能会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可能增多或减少。例如,有些患者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变得不规律,提前或推迟;月经量可能比以往明显增多,导致经期出血时间延长,或者月经量减少,经期缩短。对于不同性别、年龄的女性影响不同。青春期女性可能因为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卵巢囊肿引起的月经紊乱可能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育龄期女性如果有生育计划,月经紊乱可能会影响受孕;围绝经期女性本身月经就处于紊乱状态,卵巢囊肿可能会加重这种紊乱情况。
2.机制
卵巢是女性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卵巢囊肿可能会干扰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功能,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例如,某些卵巢囊肿可能会分泌异常的激素,或者破坏卵巢正常的排卵功能,从而引起月经紊乱。
二、特殊情况相关症状
(一)卵巢囊肿蒂扭转
1.表现
突发的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种情况在年轻女性中相对常见,尤其是那些卵巢囊肿较大且活动度较好的女性。在生活方式上,如果突然改变体位,如从卧位突然变为立位,或者进行剧烈的身体转动等,可能会诱发蒂扭转。
2.机制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由于卵巢囊肿的蒂部(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发生扭转,导致囊肿的血液供应受阻。随着扭转的加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烈疼痛,同时由于牵涉性反应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卵巢囊肿破裂
1.表现
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较剧烈,随后可能会出现腹腔内出血的相关表现,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如果是自发性破裂,可能与囊肿本身的生长过快、内部压力增大有关;如果是外伤性破裂,可能有腹部受到撞击等明确诱因。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在性生活过程中如果动作过于剧烈,也可能诱发卵巢囊肿破裂。
2.机制
卵巢囊肿破裂后,囊肿内的液体或内容物会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引起剧烈腹痛。如果破裂导致血管损伤,会引起腹腔内出血,进而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