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发生受局部、全身、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影响。局部因素包括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疾病及咽部邻近器官慢性炎症刺激;全身因素有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环境因素涉及空气污染及气候温度湿度变化;生活方式因素包含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咽部黏膜受损、抵抗力下降等进而引发慢性咽炎。
鼻腔、鼻窦疾病影响:鼻腔、鼻窦的炎症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例如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不断流向咽部,其中的细菌、毒素等持续刺激咽部,可引发慢性咽炎。尤其是儿童,鼻腔鼻窦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咽部黏膜慢性炎症改变。
咽部邻近器官慢性炎症:如慢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其炎症蔓延至咽部。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隐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炎症可扩散至咽部,使咽部黏膜长期受炎症因子影响,导致慢性咽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咽部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更易迁延不愈,从而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
全身因素
贫血:贫血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咽部黏膜缺氧,抵抗力下降。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咽部黏膜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容易发生慢性炎症。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贫血倾向,再加上其他因素,更易引发慢性咽炎。
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长期消化不良的人群,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分泌过多,容易出现反流现象。儿童若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导致胃酸反流刺激咽部,引发慢性咽炎。
下呼吸道慢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其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长期吸烟的人群,呼吸道黏膜受损,更容易引发下呼吸道慢性炎症,炎性分泌物不断刺激咽部,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下呼吸道慢性炎症更易波及咽部,导致慢性咽炎迁延不愈。
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可引起咽部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出现咽部异物感等慢性咽炎症状。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身体各系统适应能力下降,咽部黏膜对激素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发生慢性炎症改变。
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缺乏,可引起咽部黏膜上皮蜕变,抵抗力下降。儿童挑食、偏食容易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尤其是维生素B族缺乏,会影响咽部黏膜的正常代谢,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几率。成年人长期饮食不均衡,也可能出现维生素缺乏,从而引发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的环境中,咽部黏膜易受刺激。例如在工厂工作的人群,长期接触粉尘和有害化学气体,咽部黏膜不断受到刺激,导致黏膜损伤,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引发慢性咽炎。城市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颗粒物等污染物也会对咽部黏膜造成损害,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
气候、温度、湿度变化:寒冷、干燥的气候可使咽部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高温、多尘的环境也会刺激咽部。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们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咽部黏膜容易受到损伤,引发慢性咽炎。而一些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也可能导致咽部黏膜不适,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可能。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可直接刺激咽部黏膜,使黏膜充血、水肿,纤毛运动功能障碍。长期吸烟的人,咽部黏膜长期受烟雾刺激,慢性咽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被动吸烟也会对其咽部黏膜造成损害,增加日后患慢性咽炎的风险。
饮酒:过量饮酒会损伤咽部黏膜,刺激咽部,导致咽部黏膜充血、炎症反应。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咽部黏膜长期处于受刺激状态,容易引发慢性咽炎。尤其是成年人,在社交等场合长期过量饮酒,更易出现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改变。
过度用嗓: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由于长期过度用嗓,咽部黏膜易受损。教师长时间讲课,声带频繁振动,咽部黏膜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慢性炎症。儿童若长时间大声哭闹、喊叫,也会导致咽部黏膜损伤,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