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扁桃体炎一般治疗需休息、清淡饮食,病毒感染多对症支持,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慢性扁桃体炎非手术治疗包括增强免疫力和局部治疗,手术治疗有指征且要选合适方式,儿童和老年人患扁桃体炎有不同特殊考虑,儿童要谨慎用药和评估手术,老年人要注意药物选择和全身情况评估。
一、扁桃体炎的定义与分类
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又可分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二、急性扁桃体炎的处理
(一)一般治疗
休息:发病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因为充足的休息能让机体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来对抗病原体。对于儿童患者,更要保证其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促进身体的修复。
饮食: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硬的食物,防止对扁桃体及咽喉部造成进一步刺激。例如,辛辣食物可能会加重咽喉部的充血、水肿,不利于病情恢复。
(二)抗感染治疗
病毒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一般具有自限性。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对于一些特殊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需遵循相应的治疗规范。
细菌感染:若为细菌感染导致,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等,但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抗生素。
三、慢性扁桃体炎的处理
(一)非手术治疗
增强免疫力:鼓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如适当的有氧运动,像慢跑、游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扁桃体炎的发作次数。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跳绳、踢毽子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让儿童摄取均衡的饮食,包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如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进行漱口,以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生长,减轻扁桃体炎的症状。但在使用含漱液时,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避免误咽。
(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发作4-5次以上,或引起邻近器官的病变,如中耳炎、风湿性心脏病等;或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导致儿童睡眠时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就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
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扁桃体切除术,包括剥离法和挤切法等。但手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一些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不宜进行手术。
四、不同人群扁桃体炎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
急性扁桃体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处理急性扁桃体炎时需更加谨慎。如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合理选择药物,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体温、扁桃体红肿情况等,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要及时就医。
慢性扁桃体炎: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处理要注重非药物干预,通过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来提高免疫力。对于因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和吞咽的儿童,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要充分考虑手术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在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二)老年人
急性扁桃体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时,感染可能更容易扩散,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避免使用对这些基础疾病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加强支持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老年人慢性扁桃体炎的处理同样要考虑其身体的整体状况。在非手术治疗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身体耐受的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法来增强免疫力。如果考虑手术治疗,要充分评估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