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肿胀发麻可能由局部或全身因素及其他因素导致。局部因素有外伤致组织损伤出血肿胀伴神经损伤发麻、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累及小关节,晨僵等)和骨关节炎(中老年人关节退变致关节肿胀疼痛发麻);全身因素有颈椎病致神经根受压上肢麻木肿胀伴颈部症状、血液循环障碍如雷诺综合征(寒冷或情绪激动致血管痉挛手指缺血肿胀发麻等)、心功能不全(泵血功能下降致双手肿胀伴呼吸困难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激素不足致黏液性水肿双手肿胀伴乏力怕冷等);其他因素有药物副作用(如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致外周水肿双手肿胀等)、中毒(接触有毒物质致双手肿胀发麻伴其他中毒症状),对应不同情况有相应应对建议。
一、局部因素导致双手肿胀发麻
1.外伤
情况说明:手部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外伤时,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出血,导致肿胀,同时损伤神经可出现发麻症状。例如手部被重物砸伤,受伤部位会迅速肿胀,且伴有麻木感。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年轻人可能因运动、工作时的意外受伤,老年人可能因行动迟缓,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发生意外导致手部外伤。生活方式方面,如果从事高风险的体力劳动或运动,手部受伤风险增加。
应对建议: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早期可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之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2.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关节,双手关节是常见受累部位。发病时双手关节肿胀、疼痛,常伴有麻木、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时症状明显,称为晨僵,可持续数小时。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引起。双手关节可出现肿胀,活动时伴有疼痛、发麻,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受限。
应对建议:类风湿关节炎需就医进行规范的抗风湿治疗,骨关节炎可通过减少关节负重、适当运动等缓解症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改善症状。
二、全身因素导致双手肿胀发麻
1.颈椎病
情况说明: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压迫神经根时,可导致上肢,包括双手出现麻木、肿胀感,同时可能伴有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患颈椎病,年龄增长也会增加颈椎退变的风险。
应对建议:改善不良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可进行颈椎牵引等物理治疗,严重时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2.血液循环障碍
雷诺综合征:多因寒冷或情绪激动引起血管痉挛,导致手指缺血,出现双手肿胀、发白、发紫、发麻等症状,温暖环境或情绪稳定后可缓解。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寒冷的生活环境或频繁的情绪波动可能诱发。
心功能不全: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可出现双手肿胀,同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也可能伴有手部麻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应对建议:雷诺综合征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情绪激动;心功能不全患者需就医进行规范的抗心衰治疗,改善心脏功能。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黏液性水肿,患者可能出现双手肿胀,同时伴有乏力、怕冷、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也可能有手部麻木感。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
应对建议:需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长期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三、其他因素
1.药物副作用
情况说明: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双手肿胀发麻的副作用,如降压药中的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可能导致外周水肿,包括双手肿胀,同时可能伴有面部潮红、发麻等症状。不同人群因个体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人群更需关注药物副作用。
应对建议:如果怀疑是药物副作用导致,应及时就医,在医生评估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中毒
情况说明: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中毒(铅、汞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导致双手肿胀发麻,还可能伴有其他系统的中毒症状,如腹痛、头晕等。长期处于有毒环境工作的人群易发生,如从事蓄电池生产、印刷等行业的人员。
应对建议: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及时就医进行解毒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