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治、针灸推拿、康复锻炼、饮食调理等方法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中药内服辨证选方,外治包括熏洗、膏药贴敷,针灸推拿能调节气血、改善关节状态,康复锻炼分有氧运动和关节功能锻炼,饮食要合理膳食并避免不良饮食,老年、儿童、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人群治疗各有特点。
一、中药内服治疗
中医认为骨性关节炎多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等有关,通过辨证论治给予相应中药方剂。例如,肝肾亏虚型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该方具有补益肝肾、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药物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气血不足型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八珍汤加减,有益气养血、通利关节之功,相关研究显示其能调节机体免疫,改善关节周围气血循环。
二、中药外治
1.中药熏洗:采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方剂进行熏洗,药物通过皮肤渗透作用直达病所,可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常用药物有乳香、没药、木瓜、伸筋草等,通过熏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活动度。
2.中药膏药贴敷:根据穴位选取相应的中药膏药贴敷,如伤湿止痛膏等,利用膏药中药物的经皮吸收,起到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效果,对于缓解骨性关节炎局部疼痛有一定作用。
三、针灸推拿治疗
1.针灸:选取局部穴位和远端穴位进行针刺,局部穴位如阿是穴、血海、梁丘等,远端穴位如足三里、阴陵泉等。通过针刺调节经络气血,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针灸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减轻关节炎症,缓解疼痛。
2.推拿:专业医师进行推拿按摩,包括揉按、拿捏、扳动等手法,可改善关节周围肌肉紧张状态,促进关节滑液分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和僵硬感。但对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关节畸形明显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操作。
四、康复锻炼
1.有氧运动: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平地慢走等。游泳时关节受浮力影响,负重小,能在不增加关节负担的情况下锻炼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慢走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行走或在不平路面行走加重关节损伤。
2.关节功能锻炼:进行关节屈伸、旋转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如膝关节的屈伸练习、髋关节的外展内收练习等。通过锻炼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延缓关节退变进程。但锻炼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关节损伤加重。对于老年患者,锻炼强度和时间应循序渐进,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
五、饮食调理
1.合理膳食:保证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等组织的正常功能,维生素有助于维持关节软骨等组织的代谢。例如,牛奶富含钙和优质蛋白质,每天可适量饮用;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等,能抗氧化,减轻关节炎症反应。
2.避免不良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高糖饮食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高脂肪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高盐饮食可能引起水钠潴留,不利于关节健康。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的推拿、剧烈的运动,中药使用需兼顾肝肾亏虚等情况,选方用药要谨慎,注重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同时,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预防骨折等并发症。
2.儿童患者:儿童骨性关节炎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等有关,治疗上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适当的康复锻炼(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运动)、物理治疗等,中药使用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骨性关节炎时,治疗要谨慎,非药物干预为主,如适度的游泳等低强度运动、物理治疗等,中药使用需咨询专业中医师,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休息,减轻关节负担。
4.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治疗骨性关节炎时,药物使用需考虑对乳汁的影响,优先选择对婴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外治等,中药内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药性平和、对乳汁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