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由各种病毒感染脑实质引起,病因包括病毒直接入侵(如嗜神经病毒、其他病毒)、机体免疫反应影响(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异常)、年龄因素(儿童因免疫未熟、成人因免疫下降等)、生活方式因素(缺乏运动、不良卫生习惯)、病史因素(既往免疫缺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史)。
一、病毒的直接入侵
1.嗜神经病毒:
部分病毒具有嗜神经特性,如单纯疱疹病毒,它可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破损处侵入人体,然后沿着神经轴突等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例如,单纯疱疹病毒1型常引起成人的病毒性脑炎,它可以先在口腔等部位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并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
肠道病毒也是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经口进入人体后,可在肠道内繁殖,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通过消化道感染肠道病毒而引发病毒性脑炎。
2.其他病毒:
如腺病毒、风疹病毒等也可引起病毒性脑炎,但相对较少见。腺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儿童群体中,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引发炎症反应。风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其中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引发病毒性脑炎。
二、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
1.先天性免疫:
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在抵御病毒入侵中起重要作用。如果先天性免疫相关的受体或信号通路出现异常,可能导致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例如,Toll样受体(TLRs)家族在识别病毒等病原体中起关键作用,若TLRs功能缺陷,机体不能有效识别病毒,就容易发生病毒性脑炎。在一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中,发生病毒性脑炎的风险显著增加。
2.适应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中的T细胞和B细胞在抗病毒免疫中也至关重要。当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T细胞可以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神经细胞并将其清除,但如果T细胞免疫反应过度或不足,都可能导致脑组织损伤。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中和病毒,但抗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过程受到血-脑屏障等的限制。如果机体适应性免疫反应失调,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基础上合并病毒感染时,更容易引发病毒性脑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在合并病毒感染时,发生病毒性脑炎的概率增加。
三、年龄因素的影响
1.儿童: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例如,婴幼儿时期血-脑屏障的功能还不够完善,使得病毒更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儿童的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屏障相对薄弱,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所以儿童是病毒性脑炎的高发人群之一,肠道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2.成人:
成人虽然免疫系统相对完善,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容易感染病毒引发脑炎。例如,成人在过度劳累、长期精神压力大等情况下,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如果接触到病毒,就容易发生病毒性脑炎。另外,一些成人可能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也更容易感染病毒并引发病毒性脑炎。
四、生活方式因素
1.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机体的免疫力可能会下降。例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由于运动量少,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受到抑制,对病毒的抵御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了感染病毒后发生病毒性脑炎的风险。
2.不良的卫生习惯:
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洗手等,容易通过手-口等途径感染肠道病毒等病原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不注意卫生,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不及时清洁,也容易感染病毒进而引发病毒性脑炎。例如,在流感季节,不注意手部卫生,接触到带有流感病毒的物品后触摸口鼻,就可能感染流感病毒,若病毒进一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就可能导致病毒性脑炎。
五、病史因素
1.既往有免疫缺陷病史:
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对各种病毒的抵抗力极差,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病毒感染,包括引发病毒性脑炎。这些患者一旦感染病毒,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治疗难度也较大。
2.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史:
既往有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存在一定异常,当发生病毒感染时,更容易引发病毒性脑炎。例如,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脑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组织状态发生改变,病毒更容易在局部繁殖并引发炎症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