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峡炎可由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细菌感染(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引发,还与免疫力低下(受年龄、基础疾病影响)和环境因素(气候、生活方式)有关,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易患病,寒冷、空气污染、劳累、缺乏锻炼、不良饮食等易诱发。
一、病毒感染
(一)常见病毒类型
1.柯萨奇病毒:是引起急性咽峡炎较为常见的病毒之一,属于肠道病毒的一种。柯萨奇病毒有多种血清型,其中A组的某些型别,如A2-A6、A8、A10等型别常与疱疹性咽峡炎相关,可导致咽部出现疱疹样病变。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在夏秋季较为常见,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2.埃可病毒:也是肠道病毒的一种,部分型别可引起急性咽峡炎。埃可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炎临床症状相对多样,除了咽部不适、疼痛等表现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其传播方式与柯萨奇病毒类似,通过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3.腺病毒:腺病毒中的某些型别,如3型、4型、7型等可引发急性咽峡炎。腺病毒引起的咽峡炎可表现为咽部充血、肿胀,有时也会出现咽部的渗出物等情况,该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如接触被污染的手、物品等)或飞沫传播,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易造成聚集性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但儿童相对更易受影响。
二、细菌感染
(一)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引发急性咽峡炎的重要细菌病原体之一。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容易侵入咽部并繁殖,导致咽部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咽部剧烈疼痛、扁桃体红肿,有时扁桃体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这种细菌感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多见,可通过飞沫传播,例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该细菌,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在寒冷季节或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传播。
(二)其他细菌
1.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葡萄球菌偶尔也可引起急性咽峡炎,但相对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来说较为少见。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往往与局部皮肤或其他部位的葡萄球菌感染蔓延至咽部有关,或者是由于咽部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葡萄球菌趁机侵入所致,其临床表现与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有相似之处,如咽部红肿、疼痛等,但相对来说病情可能相对较轻或有其自身特点。
2.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一般主要引起肺部感染等疾病,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导致急性咽峡炎。当肺炎链球菌侵袭咽部时,可引发咽部的炎症反应,不过相对而言,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峡炎发生率低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情况。
三、其他因素
(一)免疫力低下
1.年龄因素: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而引发急性咽峡炎。例如婴幼儿的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在接触到柯萨奇病毒、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时,更容易发病。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衰退,也容易因免疫力低下而患上急性咽峡炎,且老年人患病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时间较长。
2.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身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患急性咽峡炎的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会受到影响,容易让病毒或细菌在咽部滋生繁殖;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显著增加,发生急性咽峡炎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二)环境因素
1.气候因素:在寒冷的季节,人体的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此时病毒和细菌更容易侵入咽部引发炎症。例如冬季气温较低,人们多处于室内密闭环境中,空气流通较差,病原体容易在空气中积聚,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而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会刺激咽部黏膜,损伤黏膜的防御功能,使得咽部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诱发急性咽峡炎。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过度劳累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例如一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的人群,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免疫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容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引发急性咽峡炎。此外,缺乏锻炼的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免疫力较低,也更容易患上急性咽峡炎。另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咽部黏膜产生刺激,使咽部黏膜处于相对敏感和脆弱的状态,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