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手术包括术前完善检查与患者准备、术中选择麻醉方式、手术入路及具体操作、术后一般护理、阴道流血腹痛观察、复查等,不同特殊人群如年轻未育、老年、有基础疾病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术前要完善检查、做好患者准备,术中选合适麻醉与入路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复查,特殊人群分别有不同备孕、护理及基础疾病管理要求。
一、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明确宫外孕的部位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此项检查来精准判断病灶位置,比如对于有多次盆腔手术史的患者,超声能更清晰显示盆腔内情况以辅助诊断宫外孕。
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动态监测血hCG水平,了解胚胎活性等情况,不同年龄女性血hCG正常范围不同,比如非孕期女性血hCG一般小于5U/L,而宫外孕患者血hCG水平多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相应孕周的水平,但又持续上升。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凝血功能等情况对于手术操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基础疾病如贫血的患者需要在术前评估纠正贫血等情况。
2.患者准备
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家属手术的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比如年轻患者可能对手术后果担忧较多,需要耐心沟通缓解其焦虑情绪。
肠道准备:一般术前需要禁食禁饮一段时间,根据手术方式不同禁食禁饮时间有差异,比如一般是术前6-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减少手术中呕吐误吸风险。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选择
一般可选择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麻醉选择需考虑其身体状况等因素,比如年轻体弱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对呼吸循环影响相对小的麻醉方式。
2.手术入路
腹腔镜手术:
是目前常见的宫外孕人流手术方式。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穿刺孔,放入腹腔镜等器械。首先观察盆腔内宫外孕病灶情况,对于输卵管妊娠等情况,若病灶较小、情况允许,可进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等操作,保留输卵管功能。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尤其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较为合适。
开腹手术:
适用于病情较复杂、腹腔镜手术无法完成或紧急情况等。比如宫外孕破裂出血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开腹进行手术,直接处理病灶,如输卵管切除术等。
3.具体操作步骤(以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为例)
首先通过腹腔镜观察盆腔,明确宫外孕病灶部位及情况。如果是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破裂口较小,可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用器械在输卵管妊娠部位开窗,取出胚胎组织,然后进行创面处理等。如果输卵管破坏严重,无法保留,则行输卵管切除术,将患侧输卵管切除。
三、术后处理
1.一般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不同年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可能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生命体征波动相对较大,需要更密切观察。
伤口护理:对于腹腔镜手术的穿刺孔,要保持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开腹手术的伤口同样要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感染等。
2.阴道流血及腹痛观察
观察患者阴道流血量及腹痛情况,宫外孕术后阴道可能会有少量流血,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若阴道流血量多或腹痛加剧,需及时处理。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等的耐受及表现可能不同,比如年轻患者可能能更及时反馈不适情况。
3.复查
血hCG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血hCG,直至恢复正常水平。一般术后1周左右复查血hCG,了解胚胎组织是否完全清除等情况,不同患者血hCG恢复正常时间不同,部分患者可能需要2-3周血hCG才降至正常。
超声复查:术后通过超声检查了解盆腔情况,如有无残留病灶等,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超声,观察子宫附件恢复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未育患者
尽量选择对生育功能影响小的手术方式,如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等,术后要指导患者做好备孕准备,建议在术后3-6个月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评估后再备孕,备孕前可进行输卵管通畅性等检查,确保生育功能良好状态。
2.老年患者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减退,手术耐受性可能较差,术前要更全面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肺部感染等,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因为老年患者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术后活动少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3.有基础疾病患者
如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心功能等调整到相对较好状态,术中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比如糖尿病患者术后要注意血糖的控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及必要时的降糖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