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引起低烧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致机体免疫反应使体温调节中枢紊乱,非药物干预包括儿童和成人在休息、饮食、物理降温方面的不同做法,还说明了儿童、成人何时需就医及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注意要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且需关注特殊情况,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要密切关注并谨慎用药。
一、扁桃体发炎引起低烧的原因
扁桃体发炎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如细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毒(腺病毒等)。当病原体侵入扁桃体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释放的炎性介质等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出现低烧情况,一般体温在37.3℃-38℃之间。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休息方面
儿童: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身体的代谢会趋于平稳,有利于机体恢复。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婴幼儿需12-16小时,学龄前儿童11-13小时,学龄儿童10-12小时。
成人:患病期间也需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能量来对抗感染。每天保证7-8小时的有效睡眠时间,可适当减少工作或学习的强度,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
(二)饮食方面
儿童: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扁桃体的炎症反应。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水,有助于保持咽喉部湿润,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例如可以每隔1-2小时让孩子喝50-100ml的温水。
成人:饮食同样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菠菜、黄瓜等,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刺激咽喉部,加重炎症。可以多喝一些清热去火的饮品,如金银花茶、菊花茶等,但要注意温度适中,不宜过烫或过凉。
(三)物理降温
儿童: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个部位擦拭1-2分钟即可,水温保持在32℃-34℃之间。避免擦拭前胸、腹部等对冷刺激敏感的部位。另外,也可以给孩子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成人:也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的方法,或者使用冰袋冷敷,但冰袋外面要包裹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引起冻伤,冷敷时间一般不超过15-20分钟。同时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如果体温有上升趋势,要及时调整降温措施。
三、何时需要就医
(一)儿童情况
如果儿童扁桃体发炎低烧时,同时出现精神萎靡,比如叫孩子反应迟钝,或者出现持续哭闹难以安抚,以及出现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幼儿超过40次/分钟,或者伴有呕吐、腹泻严重,尿量明显减少(如婴幼儿24小时尿量少于200ml)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或出现了并发症等情况。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即使只是单纯的扁桃体发炎低烧,也需要密切关注,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者有上升趋势,也应尽早带孩子就医,因为婴儿无法准确表达身体不适,病情容易被忽视。
(二)成人情况
成人扁桃体发炎低烧时,如果经过休息、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持续超过38℃,或者低烧持续时间超过3天仍无好转迹象,或者出现咽痛剧烈,影响吞咽,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加重、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且有压痛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这些情况可能提示扁桃体炎较为严重,或者出现了周围脓肿等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一)儿童
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选择药物等方面需要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来处理低烧情况。同时要注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合理调整护理方式,比如在进行物理降温时,要严格控制擦拭的部位和时间等,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孕妇
孕妇出现扁桃体发炎低烧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首先可以先尝试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证充足休息、清淡饮食、适当多饮水等。如果体温持续上升或病情加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孕周、病情等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药物,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三)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扁桃体发炎低烧时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以及全身状况。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所以在处理时要更加谨慎。非药物干预措施同样适用,如合理休息、清淡饮食等,如果需要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