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有多种症状,包括继发性痛经,特点为月经前后及经期疼痛、原因与异位内膜周期性变化等有关且育龄女性多见等;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量增多、周期紊乱,与卵巢功能受影响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不孕是因影响排卵和输卵管功能,年龄越大、有不良生活方式或盆腔感染病史等会增加几率;性交疼痛发生于性生活时,与囊肿粘连周围组织有关,育龄女性、不良生活方式或多次妇科手术史者更易出现;腹部不适表现为下腹部坠胀隐痛,与囊肿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有关,不同年龄女性、生活方式或有盆腔疾病病史者情况不同。
一、痛经
特点:多为继发性痛经,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
原因: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作用,与正常子宫内膜有同样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后半期,异位的内膜高度增厚充血,子宫内膜异位瘤内压力逐渐增加,行经时经血聚积在异位囊肿内,致囊肿破裂刺激腹膜引起疼痛。
年龄性别因素:育龄女性多见,尤其是25-45岁的女性更为常见,女性较男性易患该疾病,此年龄段女性卵巢功能活跃,激素变化相对复杂,容易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相关问题。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从而加重痛经症状。
病史因素:有过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等)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风险相对较高,进而痛经症状可能更明显。
二、月经不调
表现: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紊乱等。月经量增多较为常见,有的患者月经量往往多于以往。
原因: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引起月经不调。
年龄性别因素: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月经情况本就有差异,育龄女性卵巢功能不稳定,更易受卵巢巧克力囊肿影响出现月经不调,女性相对男性有独特的生殖内分泌周期,所以更易出现此类月经方面的异常。
生活方式因素:过度节食、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干扰内分泌,加重月经不调的程度,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
病史因素:有内分泌疾病病史的女性,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再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时,月经不调的情况可能更复杂,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三、不孕
机制: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同时囊肿周围的组织可能会发生粘连,影响输卵管的正常拾卵和运输受精卵的功能,从而导致不孕。据相关研究,患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女性不孕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年龄性别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生育力逐渐下降,尤其是35岁以上的女性,本身生育力降低,再加上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影响,不孕的几率会明显增加,女性的生殖系统随着年龄变化其功能状态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影响程度不同。
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损害生殖系统功能,降低生育能力,在患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增加不孕的风险。
病史因素:有过盆腔感染病史的女性,发生盆腔粘连的几率较高,而卵巢巧克力囊肿也常伴有盆腔粘连,两者相互作用会显著增加不孕的可能性。
四、性交疼痛
特点:发生于性生活时,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较为轻微,有的则较为明显。
原因:当存在卵巢巧克力囊肿时,囊肿可能会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尤其是累及盆腔内的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性生活时的接触和刺激会引起疼痛。
年龄性别因素:育龄女性性生活相对频繁,且此阶段生殖系统相对活跃,卵巢巧克力囊肿对性生活的影响更易被察觉,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在该疾病影响下更易出现性交疼痛。
生活方式因素: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等生活方式可能导致盆腔感染等情况,加重卵巢巧克力囊肿相关的粘连等问题,从而使性交疼痛加重。
病史因素:有过多次妇科手术史的女性,盆腔粘连的基础更重,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盆腔粘连时性交疼痛的可能性更大且更严重。
五、腹部不适
表现: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有坠胀感、隐痛等不适,尤其是在月经前后或经期时可能会更明显。
原因:卵巢巧克力囊肿本身有一定的体积,随着囊肿的增大,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等影响,从而引起腹部的不适感觉。
年龄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女性腹部的敏感程度和对不适的感知不同,育龄女性相对更关注腹部的细微变化,女性的盆腔解剖结构特点使得卵巢相关疾病更容易引起腹部不适的主观感受。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久坐等生活方式可能导致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加重卵巢巧克力囊肿相关的腹部不适症状,因为久坐会影响盆腔的血液回流等。
病史因素:有盆腔疾病病史的女性,卵巢巧克力囊肿导致腹部不适的可能性增加,且可能使不适症状更顽固。



